吳雲橫(第3/4頁)

  “雲橫,求你件事。你幫我照看著點怡安,姐姐只留下這麽一點骨血。”

  “好。”

  “我五臟六腑都疼得慌。雲橫,好兄弟,給我一個痛快吧。”

  “好。”他流著淚,一手扶著師兄,另一手拿起一把刀對著心口送了進去,癡癡地看著他含笑閉上雙眼。

  他抱著師兄坐了好一陣,才慢慢地放下,站起身來。

  兩三個倒地重傷,還能開口的侍衛破口大罵他忘恩負義,背叛王爺,詛咒他被王爺追殺,不得好死。

  師兄死了,他本來已不知活著為何。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痛不可遏,本想自己尋個痛快,卻是這番咒罵阻止了他。不錯,王爺對他有恩,先是收留他,使他不必再回到戲班過那生不如死的日子,幫他找到家人,在他家破人亡之時,又一次收留了走投無路的他,找師父教他武藝,重用他。他是想報恩,這麽多年,不管王爺交待下來什麽事,不管有多大難處,他都一聲不吭地去辦,盡力做得漂亮,絕不拖泥帶水,事後又一聲不吭地帶著傷回來,守口如瓶。不敢說幫了王爺多大忙,可若沒有他的一心一意出生入死,王爺在一些事上只怕不會這麽順利。多少次危急關頭,多少次身負重傷,要不是一點運氣,一點癡心,他早就死了,連收屍的人都沒有。為了王爺,他和師兄都曾幾次死裏逃生。王爺的那點恩情竟是報不完的嗎?非要讓他們付出所有?容不得他們有一點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想頭?

  那一瞬間,他起了一個念頭——他要為師兄報仇,為自己報仇。小嵐罪有應得,可師兄和他一直盡心忠職,王爺不該殺師兄,不該如此懲罰他。

  他決定留在王爺身邊,做一個忠心耿耿的手下,直到有機會一擊成功。為此,他“處理”了那些還沒斷氣的侍衛,只帶了兩個人回去,也並沒給他們開口的機會。

  他和師兄藝出同門,加上他有意掩飾,沒叫人挑出破綻。師兄在他背上那一擊,深可見骨,差點致殘。王爺最後的一點懷疑也在他接下來的完美表現下淡化消失。

  他想過刺殺。不管成功與否,反逆之心暴露,他在京郊的叔父本家必然遭殃。那些人先前嘲笑他做過戲子,為了財產罵他災星煞星,把飛來橫禍推在他頭上,逼他離家,等他“出息”了,又來攀交情,希望得些好處。他不承認那些“親人”,可他畢竟姓吳。再說,王爺對他和師兄有著收容教養之恩,他怕自己事到臨頭下不了手。

  審理阿其那手下,意外發現起火真相,勾起他多年的酸楚憤怒。在那些皇子王孫眼裏,他們這些人的命一文不名,只是為了一個可能,高貴者一時動念,下面就有人陪上性命,家毀人亡,死得不明不白。他是主子手中的刀,又何嘗不是刀下的魚肉?

  皇上把阿其那交給他看管,任他所為,只不許傷害他性命。皇上說:“他身子裏流的到底是愛新覺羅家的血,不是你能動的。”

  他面上恭謹,卻在心裏冷笑:愛新覺羅家的血能高貴到哪裏去?比旁人更紅?紅得發黑?更熱還是更冷?噴出來時能別人多流個一時半刻?

  他沒想要那個人的命。看著他在眼皮底下苟延殘喘,看著他心愛的東西被奪走時的痛苦無奈,見他茫然尋找卻見不到光找不到他的彩虹,比一刀殺了他更加痛快。曾經高高在上,被人仰視膜拜的八賢王,變成階下囚阿其那,失去了一切,生不如死,已經夠了。

  他希望有一天,讓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嘗嘗失去的痛苦。只是,這並不容易。

  皇上是個剛毅的人,有著披荊斬棘的勇氣,似乎沒有什麽能打垮他。他身份低下,能觸到的皇上身邊的人也不多。

  沒想到,在所有人都以為她死了以後,那個“小巖姐姐”卻回來了。原來,她才是皇上最大的弱點。

  師兄沒能找到她,故而不曾向他托夢。所以,他每次夢醒,記得的都是師兄的慘死,記得的都是自己把刀送進師兄心窩的痛。

  師兄不會允許他傷害她。師兄不明白,她和他們不是一路人,她和那些人才是一樣的。她對他們好,只不過是想利用他們,只不過,她運氣不好,沒能利用成而已。

  當他端著鳩酒出現在她面前,才明白她真的在意師兄,真的在意他們這些人。如果她從來沒有“死”過,也許很多事都會不一樣。

  那一瞬,他閃過阻止她的念頭,卻沒有動手。她臉上的哀傷和絕望,還有那一聲“謝謝”,嚇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