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歸來(第4/7頁)

  冰玉抿嘴笑道:“嘴刁這一條,怕不也像楚言。”

  宮女們到後面翻箱倒櫃一番,捧出幾盤貴重的小件東西。

  怡安看了兩眼,沒什麽興趣。太後就問她可有想要的東西。

  怡安想了想:“怡安要劃船。太後,怡安可以劃你家的船麽?”

  楚言只得解釋兩句。

  太後樂了:“好,好,祖奶奶陪你劃船去。”一邊攜著小娃娃往外走,一邊說道:“你母親是我孫女,你該叫我祖奶奶,別跟著別人太後太後的。祖奶奶家就是你家,喜歡什麽只管告訴祖奶奶。只劃船一樣,不許自個兒去。”

  事出突然,何九連忙命人去叫船,這邊叫人把太後的步輦擡出來,宮女們則忙著收拾太後可能要用的東西。

  好一通忙亂,效率卻是極高!等太後牽著怡安走下台階,步輦已經候在那裏。

  怡安看了看擡步輦的八個太監,認真地問:“祖奶奶,你家裏沒有馬麽?我告訴父親送給你幾匹馬吧。”

  眾人暗樂。太後笑得不行,直誇這孩子大方有孝心,攜著怡安坐上去。楚言冰玉跟在後面,一路說些別後情景。一行人開到湖邊,上了等候的畫船。怡安東看西看,問這問那,新奇得不得了。

  楚言赧顏道:“鄉巴佬進城,叫大夥兒笑話了。”

  聽得眾人都笑。太後回護道:“大漠的孩子,沒坐過船,沒什麽了不得。進京前,我還不是鄉巴佬一個?”

  “準噶爾那邊倒有個大湖,也讓他們劃過船,只不是這樣的畫船,而是只有這麽大的獨木舟。”

  “既是這麽回事,回頭看丫頭喜歡哪條船,你們帶回去給她玩。”太後想也不想地賞賜下來。楚言一陣頭疼。

  太後問怡安平日做些什麽,父親兇不兇,哥哥可曾欺負她,最喜歡的人是誰,最愛做什麽事。聽說小丫頭會唱蒙古長調,越發歡喜:“好孩子,快唱一首給祖奶奶聽。祖奶奶有些年沒聽過了。”

  怡安打開嗓子,唱了一首,觸動了太後的鄉愁:“我會唱的第一首長調,也是象你這麽大時學的,如今還記得。”

  怡安一聽猴皮糖一樣纏著要聽。

  “祖奶奶老了。多少年沒唱過歌,哪裏還唱得出來。”話雖這麽說,太後卻是從沒有過的好興致,回憶著,輕輕地唱起來,一句總要停一兩下,唱到一半接不上氣,只得搖搖頭:“到底老了。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唯恐太後過於傷感,冰玉忙道:“我在太後跟前這麽些年,竟不知太後的歌唱得這麽好。論起藏私的本事,再沒人比得上太後了。”

  “貧嘴!”太後嗔道:“今兒,老的小的都唱過了,你兩個倒是也唱一曲來聽聽,不許藏私!”

  說說笑笑地在湖上蕩了一陣子,忽然聽見眼尖的太監報告:“皇上在對岸。”

  “快些劃過去,把皇上接上船來。”太後一叠聲地命道:“教皇上趕緊見見這打著燈籠找不著的乖孫女。”

  康熙似乎有什麽心事,在她行禮時深深地望了她一眼,問了句“路上還好?”就沒有什麽別的話了。

  太後渾然不覺,指著康熙身後三個少年笑問:“可還認得他們?”

  楚言笑道:“是十五爺十六爺和十七爺。風采翩翩,若不是跟著皇上,怕是認不得了。”兒子多有多的好處:老的關起來還有小的,皇父跟前總不至寂寞。

  三位阿哥都笑了起來。十五阿哥十六阿哥笑得矜持自負。十七阿哥是真誠純然的喜悅。

  太後推著怡安上前見皇瑪法,楚言也說“怡安快拜見皇上”。明白這裏人物繁多稱呼復雜,遠遠超過三歲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母女早早說好遊戲規則,只要楚言說“拜見某某”,怡安就上去磕頭,把這某某代入那個請安句。

  連吃帶玩地這麽一會兒,怡安早把剛才那點不痛快忘了,欣欣然跑到康熙面前磕了個頭:“怡安拜見皇上。皇上吉祥。”

  康熙又盯了楚言一眼,臉上帶了點笑:“起來吧。原來就叫怡安麽?怎麽是個漢名?”

  楚言賠笑道:“怡安這名字是我起的。她祖母倒是給起了一個,意思差不多,說起來拗口,不如怡—安—兩個音就完事。如今就連她祖父祖母也是這麽喚她。”健康平安快樂,是她在孩子身上的寄托的所有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