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3頁)

她懵了一會才領悟江成屹的意思:【你是懷疑八年前我見到的是林春美?可八年前她不是已經成為植物人了嗎,怎麽還能跑到市中心公園去?】

【林春美生前是電力局的職工,剛才我打電話給丁婧的父親,證實丁婧的姨媽也在電力局上班,丁婧小時候經常去電力局玩,如果那時從玫瑰園裏出來的女人是林春美,也難怪丁婧會嚇成那樣了,當然,目前一切只能是猜測,畢竟丁婧已經遇害,無法再證實了。】

陸嫣愣了一會,輸入:【那天喻博士說鄧蔓不是這一切的起源,林春美才是,兇手又那麽喜歡假扮受害人,難道我在市中心看到的那個人是假扮成林春美的兇手?】

江成屹那邊卻沒下文了,估計忙去了。

她試著又發了一條。

【江成屹,當時那人的長相我記不大清了,可那個人真的好像認識你的樣子。】

沒回音。

江成屹和喻博士、老秦上了警車。

“江隊,咱們這是直接去周志成家,然後把他請到局裏來問話?”趁發動引擎的功夫,老秦回頭。

“對。”

“周志成自從得病就沒再上班了,這時候應該在家裏吧。”

“小周在那邊盯了一晚,我讓他先回去休息去了,現在換了蔡崎,剛才小蔡打電話過來,說周志成從昨晚到現在一直沒出過門。”

開到半道,老秦在後視鏡裏看向喻正:“喻博士,咱們現在掌握的線索越來越多了,照您看,周志成是兇手的可能性大不大?”

喻正還在低頭看江成屹跟陸嫣的聊天記錄:“上午我看了周志成的履歷和成長記錄,也大致了解了一下周志成父母的情況,我依然維持我原有的判斷——周志成是本案兇手的可能性非常小。”

“可是,喻博士您想想,不管是當年的鄧蔓,還是今年遇害的丁婧,都跟周志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您看,鄧蔓是他師生戀的對象,結果當年跳河自殺了。丁婧當年曾經偷拍過他和鄧蔓幽會的情景,八年後被人當蝶蛹扔進水裏了。而且丁婧那所怡園路的房子還被人撬過,從9月份10月份的監控錄像來看,周志成曾幾次出現在小區門口,嫌疑很大,更別提周志成的外觀與您的側寫相近了,反正我想來想去,都覺得周志成是兇手。”

相較於老秦的困惑,喻正顯得很從容:“1992年,著名犯罪學家Holmes和Deburger曾根據作案動機劃分不同類型的系列謀殺犯:1、幻想型;2、任務導向型;3、享樂型;4、視力/支配導向型。從本系列案件的犯罪特點來看,兇手是任務導向型和視力/支配導向型混合型罪犯,在作案過程中,兇手對四名女性受害者無性侵犯行為,性的成分在本案中可有可無。兇手的犯罪沖動只與他迫切想要完成一種使命感密切相關,而我懷疑兇手這種使命感的得來與罪犯童年時的經歷有關。就在剛才,我調到了周志成在附一院就醫時的體檢報告,他的大腦核磁共振和ct顯示他的前額葉皮質層區域無任何信號變化,大腦中的杏仁核區域也表現正常,當然,生理指標只是其中一個參照點,最關鍵的是,以我對周志成本人及其成長環境的初步了解,周志成的人格特征與本案罪犯有很多不同之處,就算周志成有一天犯罪,也很有可能是深思熟慮的“物質尋求型”,不會是本系列案件這種支配型沖動犯案。”

老秦撓撓頭發,苦笑:“沒怎麽聽懂,不過,博士,照您說,周志成是兇手的可能性比較小,但當年的事他至少該知道點什麽,您看,他的老婆年紀輕輕就出了意外,他的師生戀對象鄧蔓當年死得不明不白,還在多年後被兇手模仿,到了今年,就連涉嫌威脅他的丁婧也死了,我總覺得,這些事或多或少都跟周志成有點關系,很有可能周志成認識兇手而不自知。”

“你的推論極有可能接近真相,所以你們江隊才決定將周志成從嫌疑對象轉為保護證人,並打算親自過去拎人。我非常同意你們江隊的看法,兇手就算不是七中的學生,也應該與周志成認識。”

江成屹接過喻博士遞回的手機,撥給蔡崎,問:“周志成還在家?”

“對。”對方回答,“前幾天周志成每天都會出去散步、買東西、到鄰居家串門,但這兩天出門較少。”

江成屹:“我們已經快到樓下了,你上去敲門,如果他不肯開門,你見機行事,無論如何要保證他的人身安全。”

“知道了,江隊。”

一行人到了樓下,剛要上樓,江成屹電話就響了。

蔡崎的聲音很急迫:“江隊,周志成自縊了。”

江成屹臉色一變,三步兩步奔到周志成所居住的二樓。

“出什麽事了?”老秦也忙跟在江成屹後面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