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因這消息太叫人震撼, 平煜腦仁裏混亂得仿佛有什麽重物在鈍鈍地敲。

陸子謙的聲音近在耳旁, 每一個字他都聽得真真切切,偏偏無法領會出話裏的含義。

李攸見平煜神色有些不對勁, 皺了皺眉,喚道:“平煜。”

平煜擡頭,見李攸目露憂色,想起陸子謙接下來要吐露的消息極為重要, 胡亂地將思緒理了理。

於是陸子謙的話語仿佛穿透厚重迷霧,重又清晰了起來。

“李伯雲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幾番想前往北元旋翰河附近一探究竟,終究因路途遙遠, 北元屢犯我邊境, 始終未能成行。然而自本朝開國以來,不止太祖皇帝八征北元,先皇也曾五回攻打蒙古,到第四回 時,北元總算被北征之軍打壓住,邊境因而博得了片刻安寧,李伯雲聽得這個消息, 喜出望外,自覺前往北元的機會終於來了。

“這幾年他為了琢磨坦兒珠的秘密,不但時常研學韃靼語,更有意接觸京城中的北元人,因當年元順帝北逃, 不少北元子民滯留我朝,為了能活命,這些人大多選擇了歸順,李伯雲沒費多少功夫,便在京中找了幾名已改換了姓名的北元老者,他以銀錢和烈酒作餌,讓這幾位潦倒老者用韃靼語跟他講習家鄉風俗或是北元異聞。

“兩年下來,他一口韃靼話學得不賴,北元人的習俗更是已爛熟於心。為了能順利成行,他又花了數月功夫準備馬匹和幹糧,終於在不久後瓦剌人的馬隊再次來我朝交易時,扮作在中原滯留許久的北元商人,跟隨馬隊去了蒙古。

“一路艱辛自不必說,還因為偶然的懈怠,路上有好幾回險些露了陷。好不容易千辛萬苦摸到了旋翰河,他本以為便可順理成章找到那座古廟,可惜的是,他在河邊宿居了半月之久,日也找、夜也找,根本未能找到那座傳聞中的古廟。

“有一晚,正是月圓時分,他盤坐於帳篷邊,仰望一輪銀月,想起這自己些年他為了一塊坦兒珠無端蹉跎掉多少歲月,不由得勾起了思鄉之情。當年夷疆搶奪坦兒珠之事早已過去多年,因著歲月的沖刷,他心中那份對當年死在鎮摩教的門下子弟的愧疚早已減淡了不少,加之被眼前蒼涼景象所觸動,於是暗下決心,明日便打道回府,再不過這等不人不鬼的生活。

“不料他剛回帳篷宿下,便聽到地底傳來悶雷般的震動。他雖然內力不比從前,但經過這些年的休養,勉強恢復了七八成,一聽這動靜,便知附近多半有什麽巨物在移動,且從這聲音的響動和引起的共鳴來看,極有可能是一座大得出奇的地底暗道。

“他頓時來了精神,使出輕功縱出帳篷,循著那聲音的來源找了出去,誰知那聲音未持續多久,突然被什麽打斷似的,再次歸於啞默,李伯雲心急如焚,好不容易河邊有了異動,說不定正跟坦兒珠有關,他可不想就此斷了線索。於是狂奔出一段路,正要停下細辨方向,沒想到眼前竟出現一幅叫他永生難忘的場景。

“當晚正是月圓時分,目所能及之處,全都被月光照得雪亮。大約十丈之外,原本的平地上,本是空無一物,眼前竟憑空出現了一座古廟。詭異的是,這古廟出現之處,他早前明明已來過不下十回,從未見過這古廟,也不知這座古廟究竟從何處冒出來的。“

平煜眼皮突突跳了幾下,五年前,他所在的軍營出征攻打坦布,路過旋翰河時,因夜降大雨,一幹人為了避雨,無心中闖入一座古廟,從李伯雲的描述來看,他當年所見到的那座古廟,很有可能跟李伯雲見到的是同一座。

在他的印象中,那古廟甚大,處處透著陰暗蒼肅之感,從剝落的墻漆和殿柱來看,年代應在百年以上。

那古廟構造的確費了些心思,除了地上那一層,下面很有可能還另有乾坤。

可惜當時眾人都疲乏不已,根本無心打量那廟裏的結構,為了解乏,眾人紛紛在大殿內席地而眠,很快便睡了過去。

古怪的是,一月後,他們因行軍再路過同一個地方,那座古廟憑空消失了,那夜所見的仿佛不過是一場夢。

陸子謙又道:“李伯雲見踏破鐵鞋無覓處,狂喜之下,便要悄悄到古廟前一探究竟,怎料還未近前,那陣熟悉的悶雷響動再次響起,那座古廟下面仿佛突然生出了泥淖,竟就此消失在眼前。

“他大駭,擔心左右埋伏了強人,也不敢露了蹤跡,在原地蟄伏了許久才敢上前查看,就見那地方平滑如昔,不但沒有古廟的痕跡,連人影也不見一個。

“李伯雲雖然是江湖中人,卻也懂得些奇門遁甲的皮毛,見這古廟憑空出現又憑空消失,心知這地方定是被人設下了機關。剛才古廟之所以月下突現,沒準正是有人成功破了陣,古廟失去了機關的屏障,這才顯露了出來,就是不知啟動機關那人是已全身而退,還是仍被困在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