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一三九章(第2/2頁)

柳朝明愣了一下,片刻移開目光:“傘原就是拿來遮雨的,不是曬太陽的。”言罷,再看她一眼,轉身走了。

蘇晉訝然地看著柳朝明的背影,一時沒明白他為何要與自己計較這個,轉而一想又覺自己確實有些本末倒置,倒叫柳昀的傘屈才了。

吳寂枝跟過來,看蘇晉的眉間似有思慮,不由問:“蘇大人在憂心皇貴妃娘娘的案子?”

蘇晉愣了愣,垂眸一笑:“沒有,無端想起兒時在書上看過的一則趣聞,說一日天晴,一名書生敞腹在中院仰臥,旁人不解,問其故,答曰,‘曬書’。”(注)

“是為滿腹詩書。”吳寂枝跟著笑道,“晉人多怪誕,倒也都是真性情。”

二人說話間回了刑部。

申時已至,明明是下值時分,刑部衙司卻沒一個人離開。

這也無怪,前一年的幾樁冗案未平,六月過後,又添了兩樁新案,先是月頭皇貴妃與為她看診的醫正先後暴斃在宮中;幾日前,朱沢微又因年初所買的三千戰馬轉移至安慶駐地,問責兵部與太仆寺,太仆寺黃寺卿為示清白,竟然手書狀詞一份遞來了刑部,狀告下屬官員假公濟私。

蘇晉將這份證詞看過,只覺通篇言辭含混,詞不達意。

她沒有立時立案審理,只吩咐了下頭的司務,每日裏傳一兩名太仆寺官員過來問話,做做樣子。

“蘇大人,今日要來刑部的太仆寺官員是典廄署的沈署丞。”守在公堂外頭的小吏見蘇晉回來,迎上來回稟道,“因典廄署在雲湖山草場,沈大人到刑部恐怕該戌時了,盧主事說,蘇大人連著數日操勞,今日不如早些回府,他留下來審沈大人。”

蘇晉道:“不必,我等青樾。”

“是。”小吏又道,“都察院的顧禦史來刑部尋蘇大人,說是有些私事,眼下正於律令堂等著,蘇大人是這會兒見呢,還是待會兒見?”

“顧禦史?”蘇晉愣了一下,一時沒想起來是誰。

“就是從濟南回京復命的那個監察禦史,剛才幾個見過他的人都說……說顧大人說話有點結巴。”

“顧雲簡?”蘇晉這才反應過來,然後她眉心一蹙,看小吏一眼,“以後休要議人短處。”

小吏惶恐道:“蘇大人教訓的是,小的日後再不敢了。”

蘇晉點了一下頭,便往律令堂走去。

顧雲簡一見蘇晉來了,連忙擱下茶碗,起身對她行了個大禮,說道:“蘇大人恐怕不記得下官,當年蘇,蘇大人巡按,途經湖廣,下官在武昌府與,與大人有過一面之緣,看大人審案,下官受益匪淺。”

顧雲簡其實還要長蘇晉兩歲,生得眉目溫雅,兩眼的眼皮一雙一單,看著倒也不覺著怪。

蘇晉記得,他原是趙衍的學生,胸懷大才,景元二十年還曾高中榜眼,畢生心願是與趙衍一樣,做一名剛正不阿的禦史,但禦史畢竟是言官,口吃這一毛病確實阻礙了他的仕途,至今也只是個七品監察禦史。

蘇晉笑了笑道:“我記得你。”又看了眼他身後的椅凳,意示他坐,才又提了茶壺道,“我聽下頭的人說,你是因私事尋我?”

顧雲簡連忙捧了茶盞去接茶,說道:“怎、怎敢勞煩大人、大人為下官斟茶。”又道,“是有私事。”

他說著,從懷裏取出兩張紅色的,疊得工工整整的請柬,道:“下月初七,是下官與恩師,就是都察院趙大人府上,趙二小姐的定親宴,特請蘇大人過來吃宴。”

蘇晉聽了這話就愣住了。

她看著那兩張請柬,半晌,問了句:“是與趙妧小姐?”

“是。”顧雲簡垂著眸,耳根浮上一絲紅的同時,唇邊噙起一笑,有掩不住的歡欣之意,“學生、學生兒時便與阿妧,不,趙二小姐相識,算是……青梅竹馬。”

見蘇晉沒接請柬,他又愣然問:“蘇大人,下個月初七有事在身?”

“沒有。”蘇晉微一搖頭,將請柬接過,道:“只是從未聽趙大人提過,有些意外罷了。”一看手裏請柬,又問,“怎麽是兩張?”

顧雲簡歉然道:“另有一張要勞煩蘇大人轉交、轉交給沈大人,下官去典廄署尋過他一回,但不巧他當日休沐,沒能見著,眼下七月將至,下官、下官忙於籌備宴席,恐不能再親自去請,只有麻煩蘇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