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 第六章 有女同車(第5/5頁)

朱雲叩首不止:“陛下,家父平素忠厚謹慎,樂善好施。小人實在想不出家父何處開罪了張武,竟被拷掠致死。求陛下明察,為家父洗雪冤屈!”我也走了下去,與朱雲並肩而跪。

熙平道:“又或者是臣妾哪裏見罪於大將軍而不自知,所以朱總管才喪了命。”說著又哭。

皇帝道:“既如此,朕便即刻命陳大人去大將軍府捉拿張武,好生查問,定不教朱總管含冤莫白。”

熙平欠身道:“多謝陛下。”我和朱雲忙叩首謝恩。

皇帝微笑道:“這不過是小事,皇姐何至於連爵位都不要,要去濟慈宮做宮女。”

熙平道:“汴城尹陳大人都不敢開罪的人,臣妾又能怎樣?連自己府裏的人都庇護不了,這長公主做來還有什麽意趣?不過是惹人恥笑罷了。”

皇帝搖頭道:“歪理!”又向我道,“玉機,你父親受此不白之冤,你為何不早對朕說?”

我暗自冷笑,面上恭敬:“臣女謝陛下關懷。臣女以為,殿下既已報官,此事便屬汴城府衙管。既然府衙已有人證物證,又何須陛下費心?因此不敢驚擾陛下。”

皇帝道:“罷了,待此事過了,朕自有處分。”

一時眾人齊呼萬歲,行禮謝恩,皇帝的臉上也露出了志得意滿的笑容。仿佛不止我在等待著熙平的求見,他亦是。皇帝對朱雲道:“小小年紀,查起案子來竟有些鄭司刑的樣子了。且殿前應對,絲毫不亂。”說著露出一絲溫柔的笑意,“當年你姐姐在益園中與朕談論‘無為而治’的時候,也才只十二歲。你很像你姐姐。”

朱雲躬身道:“小人如何能與二姐相較?陛下謬贊,小人何以克當?”

皇帝道:“你都讀了些什麽書?拜何人為師?”

朱雲道:“小人只讀過《論語》與《孟子》。因資質愚鈍,至今未拜得名師。”

皇帝道:“既如此,你可願意去太學,跟著朝中的名儒念書麽?”

朱雲伏地道:“小人謝陛下恩典。只是家父剛剛過世,小人決意結廬守墓,侍奉母親。”

皇帝贊許道:“你和你姐姐都是孝子。但你知道何為最大的孝麽?”

朱雲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20]。”

皇帝道:“不錯。自古忠臣必求於孝子之家。待三年喪滿,你就進太學念書,朕封你做個郎官。來日你功成名就,方慰你父親在天之靈。”

朱雲忙謝恩。皇帝向我道:“朱大人,朕準你辭官丁憂,但三年之後你必得回宮來做這個書佐女官。待汴城尹查明你父親被害的真相,朕就下旨。你想躲懶,是不成了。”

我嘆息道:“臣女謬荷聖恩,愧不敢當。”

轉眼到了晚膳時分,皇帝命熙平與朱雲退了下去。我正要告退,忽聽皇帝道:“沒想到你這樣快便拿到了真憑實據,果然是後宮神斷,沒有教朕失望。”

我垂眸道:“此全是小弟朱雲的能為,與臣女無幹。”

皇帝微微一笑,從書案上走了下來,正欲說話,一瞥眼見到《詩經》上被洇濕的一點,不覺一怔。他了然的笑意中頓時多了幾分邈遠的柔情,舉起書道:“你以為,朕真的不知道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