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 第十四章 治道無為(第3/5頁)

我恭謹道:“啟稟陛下,這是友人所贈。”

皇帝笑道:“朕瞧你也看了半本了,不知有何心得?”見我遲疑,又道,“只管說便是。”

我微笑道:“臣女最向往黃老的無為而治,便是陸生所說,‘道莫大於無為,行莫大於謹敬,何以言之?昔虞舜治天下,彈五弦之琴,歌《南風》[35]之詩,寂若無治國之意,漠若無憂天下之心,然天下治’[36]。”

皇帝哧的一笑:“若吹吹南風,天下便可垂手而治,那做皇帝豈不是很容易?”

我心中一凜:“臣女失言。”

皇帝合上書:“朕聽聞你殿上應對,說的是禮樂之不能,刑法之當行,可見你喜好刑名術法之學,怎的今日又說黃老?”

南風醺然,解慍阜財。我澹然一笑:“禮樂禁於先,刑獄懲於後,一先一後不可偏廢。禮樂宣德教化,刑法懲奸除惡,雙管齊下,方成大道,駢駟灑然,暢行無阻,如此方可無為而治。無為而治乃是治國之化境,而非可憑借的手段。”

皇帝一怔,隨即笑道:“這話朕從未聽過,倒有些新意。那你再說說,秦為何覆亡?”

我略略思想,說道:“陸生所論,秦以極武苛刑,橫征暴斂而亡,雖並無不對,只是如隔靴搔癢,聽上去不夠痛快。還是後世賈生的一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臣女以為最切中要害。”

皇帝笑道:“這句話就無趣了。”

我躬身道:“臣女學識淺陋,有辱聖聽。”

皇帝將書遞還給我:“朱女巡縱論天下,倒像個女甘羅。”

我愈加恭謹:“甘羅十二歲為策士,臣女徒作空論,不如甘羅遠矣。”

皇帝笑道:“怎知你不如甘羅?”頓了一頓,又道,“你可知甘羅有何軼事?”

我雖不明其意,仍答道:“秦燕交好,欲合謀共伐趙國。文信侯呂不韋命張唐相燕,張唐因伐趙與趙國結仇頗深,而去燕國必經趙國,因此張唐推辭。文信侯雖然不快,卻也沒有勉強他。當時甘羅只有十二歲,卻已做了文信侯的策士。甘羅勸張唐道:‘卿之功孰與武安君?’張唐道:‘武安君南挫強楚,北威燕、趙,戰勝攻取,破城墮邑,不知其數,臣之功不如也。’甘羅又道:‘應侯之用於秦也,孰與文信侯專?’張唐道:‘應侯不如文信侯專。’甘羅道:‘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與?’張唐道:‘知之。’甘羅道:‘應侯欲攻趙,武安君難之,去鹹陽七裏而立死於杜郵。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處矣。’張唐恍然大悟,立刻整裝上路。”

皇帝撫掌笑道:“好!一字不差。如今有一件事情,朕正思得一甘羅。”

我忙道:“臣女願效犬馬之勞。”

皇帝道:““長寧宮的乳母王氏,驕狂辱上。朕本想嚴懲,又恐皇後不快。然而此事竟為朝臣所知,如今諫官的奏疏都上來了,街聞巷議,如沸如羹。朱女巡就做一回甘羅,好好勸一勸皇後。”

我與王氏不合,闔宮皆知,若我勸服皇後將她逐出宮去,眾人會以為我挈怨報復。若不能勸服皇後,王氏將更加憎惡我。然而不待我分辯,皇帝又道:“你是皇後宮裏的人,你的話,皇後會聽。”說罷站身道,“擺駕回宮。”

我連忙下拜恭送皇帝。皇帝走出幾步,李演在旁掩口輕笑:“益園有花,還有女甘羅,陛下當常來走走才是。”皇帝嘿的一聲,拂了李演一袖子冷風,疾步而去。

綠萼這才扶我起身,一面問道:“姑娘真的要勸皇後娘娘將王氏驅趕出宮麽?”

我冷笑道:“我是‘皇後宮裏的人’,我不勸誰勸?”

綠萼道:“如果皇後不允,那該如何是好?”

帝後夫婦六載,皇帝竟不願親口除去王氏。禮敬情薄,可見一斑。我低頭拂去書上的塵土,淡淡道:“沒有如果,王氏一定要出宮。”

回到長寧宮,芳馨聽說益園之事,不禁笑道:“姑娘果然神機妙算。”

我嘆道:“何來神機妙算?我借熙平長公主之口將王氏羞辱貴妃一事宣諸於朝,本以為聖上迫於時論,會下旨趕走王氏。誰知這事竟落到了我的頭上。”

芳馨道:“顯見得陛下並未將二皇子放在心上,這樣一個人在二皇子身邊,陛下倒也不急。”

皇帝心中只有寵妃周氏所生的皇長子高顯,別的皇子太出色,於高顯反為不美。表面舐犢情深,實則主次已分。

我嘆道:“我們的命途,都系在二殿下的前程上,我絕不容許王氏這樣的人在二殿下身邊。你們先下去吧,我要好好想一想。”

下學回宮,高曜便嚷著獨自用膳,很是無趣。王氏雖攔著,但小孩子天性愛熱鬧,被拘了這十幾日,早不耐煩了。午歇起來,高曜說他與高顯約定在花園玩耍,非要我陪他同去。我無奈,只得又拿了《新語》,隨他去了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