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無論哪一種情況,都不能放棄希望(第3/5頁)

此刻,會議室裏的他眉眼舒緩,簡短地說了句什麽,徐伊人從口型判斷出應該是“做得不錯”,簡短的四個字,讓剛才匯報工作的中年男人長長舒了一口氣,緊繃的面容緩和了下來。

邵正澤老早就看見了外面的她,開會到後面有些心不在焉。

原本將近一個小時的會議時間被他縮短了一半,每每出聲幹脆果決,根本不會超過十個字,明顯有急事的樣子。

有些人覺得納悶,不經意間看見等在外面的徐伊人,頓時恍然大悟。

清寧地震,他們的大老板帶著九個人第一時間趕到震中重災區,後來傳遞出來的那些照片,現在回想起來仍讓他們覺得無比震撼。

穿著深色迷彩服高挑冷峻的邵正澤,在手電筒微弱的燈光裏徒手挖人的邵正澤,緊緊擁抱著徐伊人身形僵硬的邵正澤,無論哪個他,都是他們從來沒見過,也是從來都想象不到的。

他幾乎在不可能的時間裏出現,給黑暗的震中帶去第一縷希望,這樣的男人,也難怪徐伊人將他稱為“天神一樣的存在”。

眼下,因為一場地震,他這樣的形象紮根在了無數人的心裏。

即便他是為著心愛的女人而去,可在趕到的第一時間,僅有的十個人分散開來,在第一時間救出的卻都是素昧平生的災民。

“帶頭的那個解放軍叔叔”“看見他一下子就覺得不怕了”“站在風雨裏感覺像個將軍”……

他是媒體采訪中,被清寧縣城的獲救災民提到次數最多的那個人,鐵骨錚錚的男人,華夏脊梁的代表。

此刻,眼看著他眉眼溫柔的樣子,一眾人喟嘆著離去。

邵正澤伸手將徐伊人從沙發上拉了起來。

“我以為你還得一會兒呢。”徐伊人對著他仰頭笑了笑,聲音輕柔地說了一句,尾音拖得長長,就像在撒嬌。

邵正澤修長白皙的手指挑著她一縷掉落的碎發攏到她耳後,伸手捏了捏她的臉,聲音輕輕地笑:“一會兒要去錄節目,怕你等得著急。”

“趕得上的。”徐伊人抿唇笑了,將自個兒的小手乖乖地蜷進他寬大幹燥的手掌裏。

作為華夏電視台專業性比較強的一档明星訪談節目,《背後的故事》節目嘉賓一般都以劇組為單位,和主持人交流電影拍攝中的趣事、經驗,能上節目的也都是頗有實力的導演劇組,也因此,這档節目在圈子裏有不俗的影響力。

這樣的時期,劇組上《娛樂星天地》歡樂行明顯有些不妥,再三抉擇之後,《背後的故事》成為《歌盡桃花》宣傳的第一站。

一眾人到了電視台門口,按著慣例,跟著等候的工作人員去休息室上妝。

長長的通道裏,徐堯和唐心跟著工作人員走在最前,徐伊人和許卿微微落後,時不時笑著交流幾句。

快進門的時候,剛好說到許卿的身體狀況,眼看著他身子越發消瘦了一些,徐伊人有些無奈道:“不是讓阿澤給你介紹了天倫醫院的李教授嗎?我怎麽看著你比前些日子還要瘦。”

“沒事。有錢難買老來瘦嘛。這些日子身子好許多。”許卿擺擺手笑了一下,毫無所謂的樣子更讓徐伊人有些心疼道:“爸!”

許卿微微愣了一下,伸手揉了揉她的頭發,笑道:“傻姑娘,真的沒什麽事。我的身子我自己知道,真的好了許多。”

舉止親密的兩個人說完話推開門進去,拐個彎的過道裏,同樣在電視台錄節目的林楚微微握著拳,走了出來。

他錄節目半途上個洗手間,折回來卻聽見徐伊人熟悉的聲音,她和許卿的對話回響在腦海裏,林楚靜靜地看著休息室關嚴實的門,愣在原地。

作為專業性較強的訪談性節目,《背後的故事》開場十分正式,主持人與嘉賓提前就位,錄播廳的照明燈倏然點亮,訪談切入正題。

徐伊人在昏暗裏整理好衣服,稍微挺直脊背調整了坐姿,耳邊工作人員說話的聲音慢慢低了下去。

觀眾席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耀眼的燈光照亮了對面主持人蘇皖端莊柔和的臉,她笑著開口道:“星期五晚上,《背後的故事》又和大家準時見面了。歡迎《歌盡桃花》劇組。”

台下熱烈的掌聲再一次響起。

蘇皖微微點頭,朝著以許卿為首的劇組一眾人勾唇道:“你們好,歡迎。”

蘇皖是華夏傳媒大學畢業的高才生,年齡大概三十五歲,標志性的長直發和永遠只露出八顆牙齒的標準笑容深入人心,端莊典雅、沉穩柔和,她的主持風格和她的個人氣質極為相配。

感性是她的代名詞。不同於《今夜星語》節目中葉子的犀利麻辣,蘇皖主持節目總是循循善誘地引導嘉賓說話,動容之處更能恰到好處地煽情飆淚,性格溫婉體貼好像鄰家姐姐,因而在圈子裏也頗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