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第3/3頁)

不滿的情緒總是最容易滋生蔓延,何況軍隊這種地方,即便有人沉默,也有人被煽動,有激烈的人罵道:“要是老子拼死拼活缺胳膊斷腿,好不容易打贏一場仗,就他媽是為了養著這群**的西魏畜生,老子今天就卷鋪蓋回家種地!”

謝令鳶在外面巡視了半圈,意識到了事情不妙。暴動的情緒一旦煽動起來,就再難以平息,她不能耽擱,直接趕回中軍賬中。

帳子裏,蕭懷瑾正被部將們圍在正中,眼看要釀成大規模群體性事件。陸巖擋在蕭懷瑾身前,和眾將領對峙。

軍帳外訌著,軍帳內鬧著。

蕭懷瑾正默然,他蹙著眉,見德妃進門,目光無意識地與她對視,竟有些緊張。他現在感到了真正的壓力,究竟是屈從於憤怒的部將和士兵,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底線,而他的妃子正在看著他的決斷。

謝令鳶心情亂了片刻,卻忽然冷靜下來。她一路什麽殺機四伏都見過了,她平靜地以口型對他說:“你要解決這件事。”

如果你想堅持底線和原則,甚至與所有人相悖,那麽你就憑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去解決它吧。粗暴地堅持原則只能是僵化,如果你能聰明地處理掉俘虜,以此平息軍中的騷動與不滿,使士氣不再大跌——

只有這樣,你才能成長為真正的將軍,而不是只會喊打喊殺,憑著奮勇和兵法打幾次勝仗;卻沒有足夠沉著冷靜的心態,無法應對嘩變和動亂。

看著德妃的平靜,蕭懷瑾忽然打了個冷戰,卻又很快緩回來。

他的目光重新投向了義憤填膺的將領們。

小時候,為了讓父皇和母妃高興,讓他們對自己多笑,他就說自己將來要當大將軍,他們果然就笑了。逐漸的,這就真的成了他的憧憬,以至於長大後,已經分不清是自己本來就憧憬,還是說了太多次,自己相信了。

只知道在何太後手裏時,每每覺得很壓抑,就暢想一番自己馳騁沙場的模樣,倒真覺得了不少安慰。

等到真正出了宮,也明白了幻想與真實的戰場有著天淵之別。總有層出不窮的煩惱與困難,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更是靈活應變的智慧。

就比如眼下。

軍中不滿的情緒還在蔓延,壓抑久了的晉兵們憤懣,也有人生出了寒心,被喚起了淒愴悲苦的心情。一家妻兒老小被胡人殘害,眼下卻連吃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來報仇都做不到。到底是誰錯了?

若不是大霧遮蔽了城頭西魏人的視線,若是他們看到晉軍的營裏鬧起這樣的內訌,大概要笑著來趁火打劫了。

蕭懷瑾深深吸了口氣,他知道自己這一聲令下,將關乎著接下來的士氣軍心,關乎著自己的威望能否服眾。

他環視著眾人,聲音沉靜:“陸巖,傳令下去——”

*********

高闕塞籠罩著大霧,十余裏外的朔方城,卻一片艷陽當空。自入了冬後,這裏就一掃前些日的雨雪霏霏,而是刮起獵獵長風,吹得萬裏無雲,只余日頭高照,曬得大地皴裂。

午時,朔方城大門打開,並州軍府的車隊浩蕩出行,駛去高朔縣。

何貴妃一襲緋衣坐在馬車上,車後是隨行的百人精銳騎護。武明貞憑著眼力點了一百護衛,謔道:“可別又被劫了~”

何貴妃差點被屠眉砍死在山上,向來是眾人秘而不宣的笑談。不過此刻,聽了武修儀取笑,她也沒有著惱,她在面子上的氣性漸漸沒那麽大了。

玩笑歸玩笑,馬車上是並州軍府的軍旗,沒有哪個不長眼的山匪敢出來攔路。何況高朔縣是朔方的下轄縣,騎馬不過半夜的距離,坐馬車也是翌日到,所以無需擔心安危。

她心想,擔心她,還不如掛心高闕塞的情況。也不知陛下和德妃他們如何了。

朔方城內剩的糧草不多,她前些日子負責調度,幾乎都給蕭懷瑾帶上了。而寄存在酈家的糧草,最快也要再過半個月才送來。

遠水解不了近渴,為了並州的穩定,為了行尚書台不至於被人掀了,何貴妃挺身而出,決定出去一趟,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