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貞觀之治之天可汗(第2/4頁)

內憂既解,外患亦有好訊傳來,早於貞觀元年,突厥便有天災風雪,令牲畜大減,更在去年頻有不和之音傳出;突利在幽州北面建立衙署,導致數十部落反叛越發苦寒的突厥,歸附唐朝,頡利因此責備於他,並將他囚禁、鞭打,令本就對頡利頗有不滿的突利更生異心,並幾次反叛於他,並向大唐上表,要求歸附,只是當時,李世民被內患所擾,未有顧及……

與大唐一般,近年突厥亦是天災人禍不斷,可與大唐不同的是,頡利可汗並不因此而積行善德,反而愈發暴虐,甚至骨肉相殘,失盡人心,但,李世民卻仍未急於攻打突厥,而是同剛自苦難中解脫的黎民百姓一起,增強國力,休養生息……

雖是如此,卻也不可給突厥以喘息之機,不出兵,亦要令他惶惶不可終日……

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夷男派遣其弟奉貢大唐,李世民心思一轉,賜其寶刀寶鞭言:“你可汗統屬部族犯下大罪者,刀斬之,小罪者,以鞭抽打!”

其弟回歸薛延陀,夷男聞之十分開心,然而頡利聽說卻大為驚慌,隨即派來使臣,向大唐求親,行女婿之禮,以求一時安平……

雖是如此,李世民亦沒有沾沾自喜,他知頡利向來狡詐多變,並不足信,深知,終還要徹底滅之,方能永除後患!

雖自東宮搬入太極宮,李世民仍然批折直至深夜,立政殿中,無憂陪在一旁默默剪燭,她本不需親自來做,卻自小獨愛這挑燈剪燭的融暖溫馨……

李世民對折凝思,習慣性開口問道:“張公謹上言,此時攻突厥實乃天賜良機,並列出六點原由,你看……可適宜出兵嗎?”

說著,遞上奏折,許久,無憂卻仍沒有伸手接過……

李世民朝她望去,只見韻美容顏,映在燭火幽黃的明亮中,粲然,如金輝灑落……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如何不言?”

無憂放下手中銀剪,安然道:“軍國大事,豈是我當插口?”

李世民略有一怔,隨而笑道:“你是我大唐國尊榮的皇後,亦當為天下操心!”

無憂望向他,俊朗眉目中有隱約得意之色,冰雪心思只瞬間一轉,淡淡淺笑:“陛下所言差異!正因我乃大唐皇後,統領六宮,更要有所表率約束,古來女子不幹國政,幹政者,多有亂朝綱,故,便更加不可妄議!”

李世民先是一愣,旋即朗聲而笑,自嘲道:“真好個古來女子不幹國政!縱你我這般恩愛,便當床榻閑聊也不可嗎?”

無憂笑笑垂首,不語……

李世民斂住笑意,倒有一絲正色:“我似總也說不過你!”

無憂舉眸,觀他眼眸中似有所失,忙是一笑,安慰道:“軍國大事,我本也不懂,想陛下英明神武,定有計較!只是一切尚需循序漸進,百姓們方從水深火熱中脫解,萬事……皆不可急了!心以天下民生為首,自何時……亦不會有誤!”

李世民怔住,眉間蹙起深深思索,良久不語……

無憂笑著垂首,整平坐下褶皺的被襟,雙手卻被突地握緊,擡眼迎上君王堅毅深眸……

李世民盎然一笑,道:“我懂了!”

李世民幸而未動幹戈,貞觀三年,又遇大水侵襲,好在並未造成災難,李世民勤政治災,撫恤萬民,民心亦無動蕩,不過幾月時間,大唐天下便已現昔日風光……

因頡利越發專制蠻橫,突厥更遇連年災害,一方江河日下,一方如日初生,貞觀三年九月,突厥九位部族首領率三千騎兵歸降唐朝,進而野古、仆骨、同羅、奚族首領亦隨之歸降唐朝……

十一月,突厥兵犯河西,肅州刺史公孫武達、甘州刺史成仁重激戰數時,大獲全勝,俘虜突厥兵卒一千多人!

眼看突厥日見衰敗,李世民遂當機立斷,命兵部尚書李靖、華州刺史柴紹等四人,各守其道,合兵十萬余,均受李靖節度,終要舉刀雪恥,揮兵突厥!

命發不過幾日,任城王李道宗便於靈州再敗突厥,軍心振奮!

如此連戰連捷,僅僅過去一月,早對頡利不滿的突利可汗,便親自上書唐朝請罪,李世民望著跪在地上的突厥可汗,心中感慨陡然而生……

回想從前,自武德時起,為了百姓利益、國家安穩,多少次忍辱負重,次次退讓,年年進貢,向突厥俯首稱臣!如今,突厥可汗拜倒在大唐天子腳下,當年恥辱已洗雪大半!而另外一半……

李世民咬牙堅定,定要生擒頡利,掃平突厥!

同月,突厥郁射設率領所部投降唐朝;東謝部落首領謝元深、南謝首領謝強率部歸附唐朝……

這一年,戶部上奏,大唐人口自塞外歸來及四方夷族投降歸附,男女人口新增一百二十余萬人!

貞觀四年初春,捷報頻傳,李靖率三千驍騎自馬邑出發,進駐惡陽嶺,當夜,突襲定襄,大獲全勝!逼迫頡利將牙帳遷至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