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白露(7)(第3/3頁)

福晉聽了也有點兒悵惘,高興只能高興一半兒,宮裏沉浮瞬息,誰也不知道路能不能一直寬坦下去。但開了好頭,總比一直不明不白的好,這半年孩子在宮裏沒消息,家裏比她更著急。眼下塵埃落定,她大概還是不上心的樣子,家裏就連她那份一塊兒高興了。

“只是不讓娘娘回家來,說老佛爺和太後舍不得,要留在宮裏。”側福晉很失望的樣子,“原以為能在家待上三個月,我把她那小院兒都收拾好了,這會子心裏頭真不是滋味兒。”

福晉說不礙的,“咱們明兒就進宮謝恩去,不愁見不著娘娘。”

兩位母親丫頭丫頭的叫慣了,如今開口閉口叫娘娘,彼此都有些不好意思。

來宣旨的人稍逗留一會兒就回宮復命去了,納公爺打發人過來傳話,說要上祠堂通稟祖宗。福晉和側福晉進門的時候,正看見納公爺跪在列祖列宗神位前念念有詞,說:“咱們齊家出皇後娘娘了,往後就是正經皇親國戚。雖說當了皇後不算什麽好事兒,但總比當妃子強。請老祖宗們保佑孩子一切順遂,來年抱個阿哥,那咱們家的根基就穩了。”

做母親的,所求沒有那麽多,福晉和側福晉都只盼孩子沒病沒災。畢竟薛家的例子在眼前,皇帝雖尊貴,三歲的時候沒了母親,六歲的時候先帝升遐,後來迎娶孝慧皇後,不過五年光景,皇後也病逝了,若說命格,皇帝實在不算軟乎。但眼下沒法子,既然到了這一步,不走也得走。但願嚶鳴的命格能拿得住他,這是全家最大的願望。和帝王家結親不像和平常人家,平常人家有問名,能合八字,皇帝的八字可哪兒能讓你們拿來排算呢,一切都是宮裏欽天監料理。他們那頭自然向著自己,壓不壓得住,全得看嚶鳴的造化。

納公爺領頭給祖宗磕頭,才磕了一半,聽見門外小廝進來傳話,說薛公爺福晉來了。

側福晉遲遲瞧了福晉一眼,“才下的旨意,人就登門了,這回八成有說頭了。”

福晉嘆了口氣,“無事不登三寶殿,當初是他們硬把娘娘送進宮的,這會兒封了後,她這是來看收成了。”一面說,一面起身往前去了。

薛福晉坐在圈椅裏,低著頭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福晉從廊下過來,透過菱花窗看得一清二楚。只是自己一現身,薛福晉立刻換了一張笑臉,說:“我才剛從梅翰林家回來,走到半道兒上聽說宮裏下旨了,特來給你們道喜。”

福晉還了一禮,“同喜同喜,娘娘是您的幹閨女,眼下孩子出息了,也要謝謝福晉當初的舉薦。”

這是在打薛福晉臉,關於她那頭使勁兒把嚶鳴送進宮的仇,齊家即便到了現在還記著呢。但薛福晉並不放在心上,他們怨恨由他們怨恨去,她今天來,只是來給他們提個醒兒。

“她們姐兒倆上輩子八成是一對雙伴兒,原就是那麽好的感情,現如今走了同一條路,我這會子想起先皇後來,心裏針紮似的疼。娘娘是我們的幹閨女,我和她幹阿瑪拿她當自己孩子,她眼下登了高枝兒,我們也放心了。只是這皇上,倒不像從前了,這頭冊封娘娘,那頭在朝堂上頻頻敲打我們老爺,真應了人走茶涼這句話。我是想著,你們不日要進宮謝恩的,見了娘娘替我帶個好兒,也請她得了機會,在皇上跟前美言幾句。”

福晉是個沉得住氣的,捏著手絹慢悠悠道:“您倒忘了,後宮不得幹政,朝堂上的事兒,叫娘娘怎麽好開口呢。況且她同皇上,處得怎麽樣咱們尚不知道,只怕她是有這個心,也沒這個力。”

“話不是這麽說。”薛福晉笑了笑,宮裏的動向,他們時刻都關注著,“皇上幾次三番賞娘娘一同進膳,自是錯不了的。咱們呢,畢竟親如一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是?”

這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越是當了皇後,越該顧及母家存亡。這世上還沒有一個不靠母族在帝王家立足的皇後,嚶鳴為了穩住地位,保全齊家,就得先保全薛家。

福晉長長嘆了口氣,這也算叫人拿捏住了把柄,誰叫納公爺當初確實跟著薛派幹了不少糊塗事兒呢。福晉說成吧,“等明兒咱們見了娘娘,一定把您的話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