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2頁)

說罷起身往外走,都走到門口了又猛地頓住腳,回轉過身,大步又走回明珠身邊,嚴鶴臣用力地把明珠揉進懷裏,臉埋進她半挽的發間,狠狠吸了一口,這是屬於明珠身上特有的清甜味道,只這一下,就讓他四肢百骸都通暢了似的,他笑著在明珠耳邊說:“晚晚,就這一回,能讓我再撐上兩天。”

言罷,他才真的大踏步走了,也沒有回頭,很快就消失在了夜色裏。

*

鄭容喜歡往明珠這裏跑,太後聽說過之後,某一天精神好,專門把她叫到身邊兒說:“聽說鄭貴人和你私交好,是麽?”

太後神情懨懨的,但是目光依然清醒冷靜,明珠給她行了禮在一旁的杌子上坐著:“原本我們一同在太禮監當值,話說得不多。如今她是貴主,我哪能攀附著說自己和她關系好呢?”明珠入宮有三日了,太後心裏頭對她的性子很是喜歡。

她圓融卻不圓滑,有一說一的,不藏著掖著,但是說話留三分,不至於讓人丟了臉面。就拿剛才的話說,這女郎直直白白地告訴你了,鄭貴人是宮裏的貴主,她來找我我不能不理,把自己摘了出去,說明不是自己想要和人家攀交情的。

她說話的時候細聲細氣,一團和氣的樣子,眉眼間常讓人看見歡喜,宮裏的小主們一個比一個地八面玲瓏,臉上的笑像抹了蜜似的,可就讓人看著不舒服。後宮是口染缸,哪家好端端的姑娘送進來,到最後都能變成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這就讓人念著明珠的好,太後瞧著坐在一邊的明珠,老五有這麽個解語花在身邊兒是個好事。可若她不是張季堯的閨女就好了,她和皇上一同封她做了郡主,讓她日後從宮裏出嫁,看上去是恩典,實際上是想讓她和自己母家少一些瓜葛。

如今張季堯靠著舊時的關系,和嚴鶴臣這個女婿的身份翻身回了紫禁城,她比整個紫禁城的所有人都要擔憂,除了她再沒有人知道嚴鶴臣的身份了,就連皇上也不知道,這樣一來,皇上勢必是要掉以輕心的。她如今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只怕時日不多了,若不想法子拿捏著嚴鶴臣,萬一他有了不臣之心,到時候當真是難以收場了。

鄭容的母家地位不高,她倒是不怕她掀起浪花來,也不介意皇上給予她足夠多的寵愛,可她如今拉攏明珠的意圖太明顯,也讓太後心裏警覺起來,鄭容太過狡詐於機警,她也有著極其敏銳的政治嗅覺,若是太擡舉她,放任她在後宮裏上躥下跳,那只會養虎為患。

“鄭貴人要安胎,讓她少在宮裏走動些吧。”太後靜靜地吩咐熙和,而後又把目光轉到了明珠身上,“嚴大人府上如今應該已經操持起來了,熙和讓人去辦的,妥帖得緊,你只管放心。”

明珠自然是要規規矩矩地謝恩的,太後瞧著她也十分的喜歡:“讓你來宮裏住著,可不是要禁足你,你若是想走動,四處看看也好。”

名義上說是太後認她做了幹女兒,可她就算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會當真叫太後一聲母後,天家的恩情可多可少、可大可小,唯獨是不能自己太拿自己當回事。

太後給了恩典讓她能自處逛逛,自然是好。明珠給太後謝了恩,而後才從萬福宮裏退了出來,外頭天光正好,明珠帶著爾雅去廣檀樓看看。廣檀樓是她原本在太禮監就有耳聞的藏書樓,只不過她原本身份低微,這樣的地方也是去不得的,裏頭的藏書大都是珍品,有些是和科舉有關的八股文,是主子們看書的地方。

六層高的小樓,四面開窗,畫棟雕梁,皇家的威儀撲面而來,明珠拎著裙子登了二樓,立刻有小黃門過來給她引路:“莘樂郡主想看什麽書?”

明珠還不大習慣這麽多人前撲後擁著奉承她,她擺了擺手輕聲說:“我過來隨便看看,你退下吧。”小黃門嗻了一聲,又退回到了樓梯口,明珠在高大的木架子中間轉來轉去,這些書都有些年頭了,書脊上頭的字都看不大清楚了。

有一本《列國風物志》立在書架正中,明珠擡手把它從中抽了出來。裏頭看樣子是被很多人翻過了似的,在書頁的側面還有寥寥幾筆批注,墨跡都暈開了,不曉得是什麽年份寫的,往後又翻了兩頁,能看清一個落款。

明珠以為自己看錯了,又擡手揉了揉眼睛,可再睜開眼睛的時候,泛黃的書頁上,那清雋的“孟承”二字,讓她恍惚了一下。從墨跡上看,這留下的字少說也有十多年了,嚴鶴臣是何時入宮的?十年前他就已經有這個本事來廣檀樓了麽,她的手指在書脊上收緊了,腦子裏一團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