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美好也總像煙花一樣轉瞬即逝(第2/2頁)

之後漫長的歲月裏,只要兩人一見面,她就一直追著他跑、圍著他打轉,也不管他是不是討厭她。而他,在她的記憶裏,留給她的就只有“冷漠”和“嘲弄”這兩張臉。

直到後來,宋眷眷漸漸長大,明白了“熱臉貼著冷屁股”並不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

以前她總是千盼萬盼著逢年過節時,兩人能夠見上一面。後來,就算是見了面,她也不再主動去親近徐珈言。

第一次這樣做時,她那年大概八九歲,家裏還有大人納罕:“誒,咱們家小眷眷怎麽不去找珈言哥哥玩了啊?你不是從小就最喜歡和珈言哥哥待在一起嗎?”宋眷眷小臉羞得通紅。

既有小心思被點破的窘迫:原來她喜歡徐珈言喜歡地這麽明顯啊,大人們好像都知道呢!又很害怕徐珈言察覺到她的疏遠。

可誰知,徐珈言遠遠站著,雖然不發一言,但宋眷眷還是感受他仿佛松了一口氣,似乎慶幸他終於擺脫了自己這個拖油瓶。

沒錯,他確實一點都不在乎自己,宋眷眷委屈地想哭。

本來他們之間也沒什麽多麽深厚的感情,她不再主動以後,兩個人自然就漸漸地疏遠了。

後來的許多年裏,他們一年也會見上那麽幾次,但也就是遠遠看著,鮮少交流的那種。他們倆也越來越疏遠,疏遠到宋眷眷幾乎忘記了、曾經小時候的自己有多喜歡粘著“珈言哥哥”這個人。

年復一年,她看著徐珈言越長越高,出落地越來越帥,他的成績自然也很好。更別提他還會打籃球、彈鋼琴、遊泳,課余還參加奧數、機器人、玩魔方這些競賽不但學習好,而且多才多藝,不是那種只會讀書的書呆子,這樣優秀的孩子,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從小到大,徐珈言就是親戚間七大姑八大嫂都會誇贊的那種人。哪裏有家庭聚會,哪裏就流傳著徐珈言的傳說。

每每大人們圍著徐珈言的母親木慈女士你一句我一句送上贊美,誇她真會養孩子並討教方法時,她都會很謙虛地回道:“哪裏哪裏,我也沒做什麽,都是孩子自己優秀。”可她得意的心情卻溢於言表,總會溫柔地摸著給她長臉的好兒子徐珈言的頭,眼裏都是滿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