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

一個國家和社會的總體氛圍和風氣,與執政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是經過無數實踐驗證過的。

作為天下之主的皇帝,他的喜好對整個國家的發展方向,起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

作為穿越者的朱由檢,因為出身寒微,再加上受到前世信息爆炸的深刻影響,對世事有著非同尋常敏銳的洞察力,行事風格崇尚的是親民務實,對誇誇其談、故弄玄虛者有著天然的排斥和厭惡感,所以他選擇的內閣輔臣也是與他風格相似或接近之人。

不論是孫傳庭還是盧象升、陳奇瑜,以及其他閣臣,無不是崇尚實務者,君臣之間商議國事,從無虛言假語,都是直接講出自己的主張和看法,然後其他人再予以補充或舉例反駁,最後再由朱由檢拍板。

這種對事不對人的良好風氣已經在大明官場蔓延開來。

上至京師部司,下到州縣衙門,每遇大事,各級官員都會舉行會商,最後形成人力所能及的最佳方案,這種形式已成為大明各級衙門的定式,其結果也被無數事實證明,這是最為高效的工作方式,對大明的社會發展和進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尤其是自打破官員任命拔擢的身份後,不少能吏進入到各級衙門的決策層,這種鯰魚效應帶來的沖擊,給大明官場造成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

為了消除內心深處的自卑感,吏員出身的官員們無不是盡心任事,力爭在每件事務上都做到最好,生怕因為做錯事而前功盡棄。

而進士舉人出身的官員們,內心本就驕傲,也不願在公務處置的過程中被學歷更低的同僚壓一頭。

在這種微妙的環境下,絕大部分官員都是打起精神,盡可能把自己的能力展現出來。

因為這樣既可以積累政績,利於將來的考核升賞,又可以向外界證明:瞧見沒有?我們也不是死讀書的傻子,朝廷把我們安插到現在的位子,看重的還是我們的本事。

人都是有自己的尊嚴的。

能考中進士舉人的哪有智商低的?

之所以如此多的人精並沒有在青史上留名,是因為受到歷史大環境的局限而已。

要是把這些人放到後世,也基本都是學霸類,尤其是考中進士,比考清北的難度還要難。

或許有人會說,清北也不是個個都是人才。

是,這話沒錯。

但是清北出人才的幾率,總比工地上搬磚出人才的幾率要高出無數倍吧?

誰能跳出所處的歷史環境去俯瞰和展望?

從來沒有。

每個當世人也都是局中人。

除了穿越者。

當然了,一種優良制度的形成,僅靠自覺是遠遠不夠的,嚴格的、多方位的監督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吏部對各級官員的考核依然是最重要的升黜方式和手段,但因為受限於交通條件的制約,吏部根本不可能派遣人員下到每個府州縣去進行實地探查,而憑借禦史及各地錦衣衛的情況反饋的話,又怕不夠全面。

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在從內閣獲悉問題的症結所在後,朱由檢仍舊采取了後世較為成熟的做法:任期結束前,所有官員分別對其他人用文本進行評價,之後匯總上報,吏部再根據其他渠道的相關資料,對官員的政績進行綜合評定。

本來朱由檢打算采取在行省、府一級設立吏部分支機構,用於對下級官員進行考評的方式,後因考慮到,這樣一來,極有可能形成新的利益團體,造成官員抱團的現象,所以最後他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其實以大明現在的官場氛圍,地方官員很難形成利益團體,而且想要如從前那樣混日子也不太可能,現有機制下,有政績很容易就有出頭的機會,適宜慵懶散者生存的生態環境機會不存在了。

只要直面百姓的地方官吏能夠實心任事,那整個國家就會沿著正確軌道向前運行,就算速度慢也沒什麽關系。

既然決定按照後世日耳曼人的經濟模式發展,那就沒必要著急。

現在大明的綜合實力遙遙領先整個世界,不存在需要群策群力、彎道超車的緊迫局面,只要路徑正確,慢一點對整個社會更有好處。

在朱由檢的整體規劃中,大明各地的經濟發展要始終維持大致平衡的局面,朝廷財政並不會大力向某個地域做出傾斜。

他不希望看到某地人因為當地經濟狀況惡劣,從而被迫背井離鄉、離開雙親妻兒去異地打工的情況出現,他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家人衣食無憂、其樂融融、安居樂業的場面。

經濟的快速發展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道德規範、法律約束跟不上,那整個社會就會出現無數醜惡現象,人們為了撈取更多的金錢會不擇手段,根本不在乎是違法還是違背道德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