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

在朱由檢的構想中,未來不管是理工學院還是其他類型的高等大學,都將會以超然的方式存在,朝廷相關衙門僅對其具有指導作用,而不是約束和管轄作用。

有事大家可以坐下來談,相關衙門可以提出某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但在學術問題上,還是要大學自己說了算。

大學就是研究和討論學術的地方,是一塊凈土,一旦被權勢侵襲,那就會逐漸失去它最初的意義。

理工學院祭酒都將是禮部尚書級,將來其他大學也會依照此例,但級別可能不會這麽高。

朱由檢並沒有打算讓方以智從政。

大明不缺官員,但方以智這樣的人才卻是極其稀缺,如果讓他從政,那大明最多就是多一個賢臣,卻會失去一位能夠培養大批人才的良師。

另一位名人朱舜水(朱之瑜)已經在崇禎十一年被朱由檢安排進了理工學院,現在的職務是人文學院的山長,職級為正五品。

對於這位博采眾長的實用主義人物,用他的思想來影響和改變舉子們陳舊的觀念,這才是最為關鍵的。

朱舜水曾經專門對實用主義做過簡單的闡述。

“所謂實用者,一曰有益於自己身心,二曰有益於社會。”

“為學之道,在於近裏著己,有益天下國家,不在掉弄虛脾,捕風捉影……勿剽竊粉飾自號於人曰‘我儒者也’。處之危疑而弗能決,投之艱大而弗能勝,豈儒者哉?”

朱舜水這種先進的理念和思想,正是朱由檢極為賞識的。

從廠衛暗探反饋的信息來看,在赴任人文學院這三年多來,朱舜水這種實用主義思想,正在被更多的舉子所接受,而隨著笛卡爾等人的到來,更是為實用主義的推廣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平台。

朱由檢有理由相信,只要理工學院能夠創造出更多新事物,在這種示範效應下,務實作風將會在更加廣泛的範圍內得以推廣,理工學院將會成為改變大明的人才搖籃。

但是,要想徹底打破千百年來的某些腐朽思想的禁錮,輿論的引導將會是極為重要的。

引導輿論的大殺器——報紙是不是該登場了?

如果把朱舜水、方以智等人的觀點刊登與上,進行大面積大範圍的傳播,在輔以具體的事例,比如各地開荒拓田取得的成效、下鄉舉子中表現優異的一些正面典型、理工學院學以致用誕生的最新成果等等,那對整個社會的潛在影響將會是十分巨大的。

輿論的作用是無與倫比的,來自後世的朱由檢自然是最清楚不過。

但這種足以改變整個世界的武器也是柄雙刃劍,一旦控制不好,未來會對社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說它是洪水猛獸也絲毫不為過。

現在大明辦報紙的技術條件已經具備,無論是油墨、活字印刷書、紙張,甚至是套圖等各項技術已是非常成熟,只要自己把這個創意一講,朱由檢相信,不出數日,一份樣本便會擺在自己的面前。

現在的將作局匯聚了各行業的能工巧匠,再加上四海商行招攬的各種人才,京師的技術力量已經遠超經濟繁榮的江南地區,等到數年後理工學院的首批人才成長起來,各種新生事物就會以雨後春筍之勢茁壯成長,成為大明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

至於誰來掌管這個治世利器,朱由檢的心裏的人選倒是有幾個。

朱舜水、陳子龍、吳偉業、張岱。

這四人都是明末的大才子,每個人的名氣在後世都是響當當的,而支撐名氣的就是他們本身具備的超凡才華。

朱舜水就不必再提,先說陳子龍。

被後世譽為“明詩殿軍”、“明代第一詞人”的陳子龍可以說是上述四人中文學成就最高的。

其特出之才情、文章,與錚錚之民族氣節,毫無爭議的成為明末清初文壇盟主,《明史》中也有他的本傳,稱其“生有異才,工舉子業,兼治詩賦古文,取法魏、晉,駢體尤精妙”。

其詩歌創作,尤其是中後期詩歌創作,旨在繼承盛唐詩歌創作反映現實的精神,特別強調文學創作的社會意義,所以其詩感慨時事,關心民生,雄深豪邁,沉郁頓挫,蒼勁之色與節義相符,同時文辭華美、音韻鏗鏘,浸透著憂國憂民的真摯情懷與高尚的愛國節操,是結束明代復古派詩歌創作的最後一個大詩人。

而這位大名士在歷史上的結局也是十分地悲壯。

在抗清被俘押往南京的途中,途經松江境內跨塘橋時,他乘守者不備,突然投水以死,撈起時已經氣絕,清軍還殘暴地將其淩遲斬首,棄屍水中。時年四十歲。

今年三十四歲的陳子龍正處在人生最好的年華,雖然還沒有經歷前世歷史中那些坎坷,但其才華依舊是冠絕群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