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

乾清宮裏,朱由檢正在手拿一張硬紙片細細觀瞧。

這張紙片的材質與四海商行的銀票一樣,都是在質量上乘的桑皮紙裏添加了一些其他材料,所以使得質地既有韌性又有硬度,只要不是用水浸泡,就能在較長時間內使用。

這是大明第一代身份證明,它將會取代使用幾百年的路引憑條,成為大明最新的身份憑證。

在這張紙片的正面第一行最上端,印有“大明公民身份證”的字樣,然後下面便是持證人個人身份信息介紹,比如姓名、性別、籍貫、年齡、形貌特征等,其規格和式樣與後世的身份證基本一樣。

身份證的背面則是這樣的一段文字:凡持此證者皆為大明公民,自當遵從大明各項律法章程,自覺維護大明之社會穩定,不得參與任何針對危急大明社會穩定基礎之事。

大明朝廷有義務保護持證人人身及財產之安全,為持證人提供公平公正之生產生活環境。

凡持證人自覺有遭不公之待遇,皆可往各級官府申訴,各級官府上下相關人等,皆應為申訴者提供合理之詮釋,否則以瀆職論處。

凡持證人於大明境外遭遇不平之遇,造成人身及財產損失者,若其境遇實屬冤屈,大明朝廷將會動用一切之措施,為其討還公道。

上述所謂之措施,包括使用武力。

大明皇帝陛下欽此。

為了更好地促成大明上下國家概念的形成,更加廣泛地激發起大明所有人的愛國情懷,朱由檢想到了這一舉措,此舉在內閣中也引發了不小地爭議,但最終朱由檢還是以強硬地姿態讓閣臣們通過了這一提議。

至此,大明終於不再是以朝代的形式出現在歷史長河中,而是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屹立在天地之間。

這種身份證將會先行頒發給常年往來於大明各地的行商、舉子生員等人使用,之後再逐漸向民間擴散,直至符合條件的所有人都能領取到。

第一代身份證除了激發所有人的國家概念和情懷外,還有一件更主要的功能,那就是替代路引、信票、憑條等比較繁瑣的手續和證明,簡化普通人的出行限制,調動起人口流動的積極性。

太祖出身貧賤之家,要說見識,那是真沒有太多,作為農戶出身的他,最不喜歡的便是商人,更別提什麽發展市場經濟了。

他老人家深知流民太多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有多大,所以他最怕天下人舍家撇業地四處流動。

太祖認為,老百姓跑來跑去,一是不好管理,二是容易出亂子。

要是大明的老百姓美食都出來瞎逛遊,說不定在有心人的蠱惑下,就能嘯聚山林、扯旗造反,嚴重威脅到老朱家的大好江山。

太祖登基之後,最先想到的便是如何將老百姓限制在自己家裏,不讓他們遷徙流動,一個個都老老實實在家種地納稅便好。

於是乎,大明的路引制度很快便出台了。

路引制度是與大明律掛鉤的。

你想到百裏以外的地方去辦事嗎?可以,先去衙門說明理由。

如果理由正當,官員可能會批準,讓你登記備案,發給你一張用雕版印刷或者手工填寫的路引,上面蓋著大印,寫著你的名字、年齡、籍貫、相貌,以及你要去的地方和攜帶的物品。

有了這張路引,你才可以去百裏以外旅遊、經商、求學、探親;沒有這張路引,一經官府查出,輕則打屁股,重則砍頭。

路引的格式是這樣的:“某縣某都某裏某人,為告給路引事,因往某處買賣(或探親、求學、遠遊),恐沿途經過關津把隘去處有所阻隔,理合告給路引,庶免留難,為此給引。”

路引一般是長方形,橫窄豎長,寬約半尺,長約一尺,用白棉紙豎排印刷,四角和左側都留有大片空白,供地方官填寫文字和鈐蓋大印。

商旅出行,將路引小心翼翼地折疊起來,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

沿途穿城過關時,會有兵丁盤查;晚上住宿客店,也會有巡捕抽查。

路引在手,萬事皆休;路引若丟,那趕緊向基層官吏行賄,興許人家會放你一馬,否則按照律法嚴辦,小命得丟掉半條。

“凡無文引,私度關津者杖八十,若關不由門,津不由渡,而越度者,杖九十……守把之人,知而故縱者,同罪……若有文引,冒名度關津者,杖八十,守把之人知情,與同罪。”

要說在亂世剛剛結束之後,路引制度還多少能說得過去,但放在商業活動日趨頻繁的現下,這種制度已經很明顯地限制了社會的發展,並且在實施過程中,也讓許多冤屈和黑幕尋找到了寄生的土壤。

一個國家想要大步向前,人員的流動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