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

由於地理位置的緣故,氣候溫暖潮濕的南方夏收要比大明北地來到更早一些,就在衛護縣的農戶們準備開始收割麥粟的時候,新設立的湖北行省已經基本完成了小麥水稻的收割任務。

這一日,在襄陽府宜城縣縣衙二堂內,身穿青色官服的溫侃正在與宜城縣的主官們商議移民安置以及秋播的相關事宜。

“西鹹兄,諸位同僚,這五萬余戶河南移民能於宜城得以安置順妥,貴縣上下可謂付出良多。年余以來,諸位皆以朝廷之令為準,終日不辭辛勞,往來奔波與下轄鄉村,切實擔負起諸般繁雜事物,此間情形本官俱是盡收眼中,並盡與前番題本中如實上稟,以使朝堂上官能於選賢用能時加以細細考量。

此番諸位盡皆受到朝廷嘉獎,足可見當今之形勢,只要我等實心任事,朝廷自不會視而不見。

現下移民之大業於宜城可謂是初見成效,但後續還會有數量不等之災民南遷至此,還望諸位同僚再接再厲,將聖上之囑托、朝廷之重任始終放置與心,勿要心生懈怠之意,以使移民安置一事得以善始善終!”

在經過兩年的歷練之後,溫侃的身上除了還有那種令人感到親切的氣息外,還增添了幾分氣度和官威,端坐時渾身上下散發出了一種居於人上的氣場。

“溫寺丞所言極是有理。

所謂行百裏者半九十。

現下移民安置諸般事宜也不過是開了個好頭,離最後功成時日尚早,下官與宜城諸位同僚自當盡心竭力、一如既往,定不會半途而廢,致使前功盡棄。

年余以來,下官與宜城諸位同僚,蒙溫寺丞悉心指導,於此間受益良多,今後還望寺丞勤加指導,帶領我等再立新功,以報聖上及朝廷嘉勉之恩!”

說話的是工部都水司主事方金友,他比溫侃要大上幾歲,與溫侃一道被派到了湖北,主持各地水利設施的規劃和營造事物。

由於政績突出,方金友前幾日剛剛接到吏部升職的嘉獎,由正六品擢為從五品,離著身穿緋袍還有兩級,可以說是已經看到了高官的衣角。

因為此事,方金友的心裏對溫侃也是感激不盡。

他知道,要不是這位首輔之子沒有攬功,而是將所見所聞據實上奏,他這次的升職嘉獎也不可能來的如此之快。

按照這個節奏的話,等到他主持的整個襄陽府水利規劃和修繕一事全面完成,正五品的職銜是跑不了了,到時離從四品的緋袍就只差一步之遙了。

按照年齡來講的話,今年才三十四歲的他極有可能在四十歲左右就能邁入大明高官的行列,那就成了方家開國以來頭一位高官,將來再進一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可實在是一件光耀門楣的天大喜事。

“溫寺丞、方主事,下官等自會一切以朝廷所頒為準,以為黎庶安身立命為要務,使朝廷大計早日攻城,造福我大明子民,還請寺丞、主事安心!”

宜城知縣江遠帷拱手施禮後表態道。

這次的朝廷嘉獎,包括他在內的縣衙三名主官也都是名列其中,他由正七品擢為從六品,縣丞和主簿也都是各升一級,在可預見的將來,只要中間不出差錯,升職重用是跑不了了。

在江遠帷表完態之後,宜城縣丞和主簿也是先後表達了今後定會繼續全力以赴的態度,溫侃微笑著勉勵了眾人幾句後,話題轉向了農田生產上面。

“西鹹兄,諸位同僚,今年襄陽府新增田畝共計六百余萬畝,這其中我宜城便占了近三百萬畝。

雖說由於新墾田地地力不夠之因,故夏糧平均畝產不到一石,但只要下手過後,各地官府組織戶下按照司農寺所印發之冊頁行事,月余之後,地力定會有較大程度提升。

長此以往,不出兩載,新墾田地便會成為熟田,將來增產已是板上釘釘之事!”

溫侃向在座諸人通報了整個襄陽府的有關情況,語氣間也是透著鼓舞人心的意味。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襄陽府、德安府、黃州府是河南災民南遷的主要安置地。

單以襄陽府來說,襄陽、宜城、棗陽、南漳、谷城、均州等地,一年多來共累積接納河南災民達十余萬戶,丁口共計五十余萬,這項巨大的工程能進展到現在整個樣子,各地官府的確是盡了全力。

溫侃的話讓宜城縣主官們的臉上充滿了自豪之意,心裏也都是感到振奮不已。

這一切都是與他們息息相關的,都是在他們的親力親為下取得的,多年之後提起來,心裏也是滿滿的驕傲。

地勢更為平坦的宜城共接收災民四萬余戶,丁口近二十萬人,在襄陽府下轄各州縣中占據了第一的位置,這種有目共睹的政績也是吏部予以嘉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