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

事實上,在大明各地的很多胥吏家族,多年來也是通過各種方式巧取豪奪,侵占了大量自耕農田地,迫使那些失地農戶變成了他們名下的佃農。

而這部分人群由於手握地方官府征收租賦的權利,所以根本不可能讓自己的田地上繳稅賦,只要朝廷加征,那他們就會相反設法把重擔強加給普通農戶,從這些平民身上重復征收來完成派下的稅賦數額。

在年年歲歲反復擠壓下,會使得更多的農戶為繳稅而不得不變賣田地,那些貪得無厭的胥吏就會讓牙商出面,趁人之危、壓低價格收購農戶的田地,從而逐步變成了當地的大戶。

打個比方,比如某縣戶房司吏名下有一萬畝不交租賦的田地,有一百戶佃農在為其勞作,按每年畝產一石來計算,這萬畝田地便可有一萬石的收成,刨除給佃戶的口糧,那也會落下最少七千到八千石的糧食。

這些糧食就算按照現在的五錢銀子的市價來計算,假如全部出售的話,也會有三千到四千兩銀子的收入。

在一年兩熟的江南地區,每畝一年可不止一石的出產。

而如果按照士紳一體納糧來征繳的話,那這些大戶便會要上繳九百兩以上的銀子。

與這筆巨款比起來,每年年底的勤政銀、養廉銀翻翻也不過是六十兩而已,將來退休後每年的養老金也不過是每年一二十兩,這筆賬到底吃虧還是賺便宜還不是一目了然?

當然了,一萬畝那是極端個例,除非其家族勢力很大,不然的話,胥吏的身份終究是一種限制,沒有那麽大本事能攢下如此的財產。

朱由檢估計,家中有兩三千畝的胥吏應該不在少數,這部分人將極有可能成為改革的巨大阻力。

也不排除有些家大業大的胥吏,在看到有望晉升到流官的前景後,主動放棄眼前的這部分小利,轉而配合朝廷的策略,以便從中撈取政治資本,但這樣有頭腦和眼光的人畢竟是極少數,不能指望成為主流。

要想推行士紳一體納糧的大計,基層官吏的執行力度最為重要,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改革才會順利進行。

長江以北的廣袤土地,由於連年的饑荒戰亂,導致眾多原先的士紳大戶煙消雲散,剩下的少部分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已經不足為慮,這次改革的重點就在江南。

至於宗藩們就更不在朱由檢的考慮範圍之內。

自己的命令已經下達,相信那些如狼似虎的廠衛們會拿出一份讓自己滿意的答卷。

現在應當采取什麽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呢?

“士紳一體納糧之策是既定之策,朕也拿出了相應之補償措施,若是還有人從中阻撓,那就別怪朕言之不預了!

此事無須再論,江南各府親軍自會料理!”

朱由檢沉思過後,始終無法找到最為妥善的法子,於是他幹脆決定采取最為簡單有效的辦法,用武力來應對抗拒者。

眾臣看到皇帝如此做派,也無人再就此事表示異議。

武力的確是目前最好的辦法,江南那些人和自己毫無瓜葛,死就死吧,誰叫你不長眼來著。

肯定會有聰明膽小的人從松江府即將開始的大規模殺人立威行動中感受到危險,從而選擇乖乖地聽話和順從,然後在明裏暗裏開始對今上和朝官們進行詆毀和謾罵,那些都已經無關痛癢了,只要繳稅就行了。

“啟奏聖上,現下北地諸多府縣開荒墾田已是大見成效,待明年荊湖一帶開發屯墾取得較大功績,再加上來年夏糧開始實施士紳一體納糧之策,那太倉糧米存儲將會有難以預計之增長,長此以往,大明倒是不虞缺糧之危。

可是,糧食產量大幅增加之下,價格也會出現明顯下跌,眾多農戶手中空有大批糧食,但卻賣不上價去,日常所需之布帛線頭、油鹽醬醋之類都要花費銀錢購之,此中谷賤傷農一事該如何加以避免?”

一直秉持憂國憂民心態的李邦華突然提出了一個看似荒唐,但又算得上眼光長遠的問題。

“呵呵,李卿切勿憂心太過,三兩年內,卿所言之景暫不會出現。至於真到了那時,朕自會有相應策略予以應對,保證不會出現谷賤傷農一事就是了!”

李邦華的問題讓朱由檢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

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解決掉無數人的吃飯問題,李邦華所說的問題根本就是幸福的煩惱就是了,朱由檢巴不得明年就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再說,這個問題也很容易解決。

最簡單的就是制訂糧食最低收購價,等到糧價低於最低收購價時,朝廷拿出銀錢來收購農戶手中的余糧,以此來保證農戶手中有足夠的余錢,可以購買最基本的生活資料。

至於收購來的糧食如何處理,那更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