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

朱由檢的話讓殿中群臣為之一愣,隨後眾人瞬間反應了過來,侯恂這是把襲官案給忘了。

皇帝早就想大力整治江南了,這次的襲殺朝廷官員的惡劣事件,正好給了皇帝一個最為正當的理由,這回不知道會有多少豪門大戶牽連其中,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了。

雖說前期皇帝下旨裁撤了南京小朝廷,並把諸多南京官員北遷入京,期間也向陸陸續續往江南安插了不少北地官員,但這些舉措並未傷及江南利益集團的根本。

兩百年來,不管是在職還是無數離職歸家的諸多官紳及其後人,仍舊牢牢把控著這片大明最為繁華富庶之地的巨大財富,並且在大明江山岌岌可危之時袖手旁觀,在大明局勢徹底穩定下來後,皇帝這是要秋後算賬了。

對於皇帝的想法和做法,殿內群臣基本上都是抱著樂見其成的想法的。

現在包括一眾閣臣在內的朝堂重臣們,沒有一個是東林黨成員,他們在江南也沒有重大的個人利益,皇帝收拾江南集團的做法當然不會引發很大的反對聲。

只要是智商正常的人心裏都非常清楚,襲殺朝官案肯定是在某些利益受損者主使下所為。

那些利欲熏心之人錯判了當前的形勢,以為現在的皇帝如同以往那些愛惜名聲,不想在青史中留下惡名的帝王一樣,對於他們的諸般手段最後都會采取忍讓的態度,對這件事的處置也和從前種種一樣,在爭吵中妥協下來。

但這回他們打錯算盤了。

今上幾年來的所作所為已經與太祖、太宗極為相似,行事果決,手段狠辣,大有順之昌逆之者亡的做派,那些利令智昏之輩恐怕會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了。

“安民撫民之事便議到此處,接下來朕所說之事與官軍相關,諸卿但有建言盡可直言。”

由於還沒有收到錦衣衛相關事項的奏報,朱由檢現在也不知道這回具體能有多大的收獲,所以他只是從側面提了一下之後就把話題轉移了開來。

據朱由檢私下的猜測和估計,這回自己又要發一注大財了,他已經下令鞏凡物帶著四海商行的精幹力量趕赴松江府,準備接收最後的勝利果實,朱由檢也準備借機開始推行士紳一體納糧的計劃。

“有鑒於大明官軍精銳正在經略東北和西北之地,而此兩處方向俱是苦寒之地,那在加強武備之同時,著力改善官軍將士之後勤保障便成為重中之重。

首先,西北甘肅、寧夏等地官府,在糧食自給無憂後,要大力推廣棉花種植。兵部要在甘肅、寧夏、陜西北境,分別設置軍需處,專門收購官軍所需日常物資為要義,確保前方將士吃得飽、穿的暖,不使其忍饑受凍之下還要與敵交戰。”

在朱由檢的認知中,西北地區在後世也是中國的產棉區之一,只要當地官府出面,組織人力物力投入其中,那不用幾年,西北官軍所需要的軍用棉服被褥等物,大部分都可以在當地解決,這樣就省去了從數千裏之外的京城長途運輸所花費的巨額錢糧。

之所以這次是設立軍需處對外采購,而不是朝廷直接開辦工坊,這也是朱由檢為了使當地的商戶能夠開設工坊、雇請本地民眾做工賺錢,以此來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當地經濟活力的一種思路。

只要措施得當,當地官府重視,幾年之後,貧窮的西北地區也將會因此而受益巨大。

按照朱由檢的設想,大明官軍所穿用的服帽鞋襪被褥等要每兩年一換,單單這項支出加起來就是十分驚人的數字。

就拿曹文昭所率的西北軍來說吧,整個西北官軍現在有近兩萬人馬,不包括軍械在內,每人需要下發兩套春秋軍服、兩套棉質軍服、兩雙春秋戰靴、兩雙冬季棉靴、兩雙棉手套、棉護耳,兩雙春秋單襪,兩雙冬季棉襪、一床春秋薄被褥、一床冬季厚被褥。

而馬祥麟統領的一萬北征軍,東北地區一萬多的守軍,也需要同樣的軍用物資,這些物資的總產值可不是個小數目,在經濟發展極度落後的當下,持續的財政投入才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手段。

“兵部要謹記,采購軍需一定要查驗物品是否合格,不得以次充好,朕會派遣廠衛督查,一旦發現有此情況,犯事者就地斬首!”

交代完具體如何操作之後,朱由檢又特別強調了一下其中的利害,分管兵部的楊嗣昌施禮後接旨落座。

由於朱由檢這道旨意並沒有涉及到改變軍械的供應,所以並沒有引起眾臣的反對,只要朝廷掐住兵器糧餉的配給,大明就不可能出現藩鎮割據的現象再度出現。

現在軍器監燧發火銃的改進和制造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燧發火銃的啞火率下降到了兩成多一點,而且火銃樣式也更加接近後世的步槍。這種帶著厚實槍托的火銃,能讓士卒在射擊時更覺舒適和有把握,在部分下發京營試用後,受到了士卒們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