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

就在秦軍士卒們五天采購期結束,然後在忙著與四海商行對接裝車事宜時,第二波采購大軍隆重登場了,這讓幾天來賺的盆滿缽滿的京師商戶們簡直要樂瘋了。

很多賣斷貨的商鋪在缺少足夠貨源的情況下也是拼了。

這些商鋪的東家、掌櫃帶著夥計們或是趕著自家店鋪的兩輪馬車,或是租用馬車行的四輪貨車,或是推著手推車一起上陣,店鋪裏只留一個夥計看店,其余的全部湧向了通州的運河碼頭。

只要有南面來的貨船抵達,成百上千人都是呼啦啦跑到岸邊,扯開嗓子聲嘶力竭的向船上押運的行商喊話,報出自家的商鋪名稱以及對船上貨品的求購價格。

一時之間通州碼頭人滿為患,各種大小畜力和人工車輛將碼頭堵得水泄不通,到處是喧囂叫嚷的人群,因為牽扯到利益的爭奪,商鋪之間為爭搶貨物而發生吵架動手的事件層出不窮,維持秩序的官兵不得不用槍杆、木棒抽打,這才讓現場不至於出現大的混亂狀況。

第二批返鄉的是包括白杆兵在內的川軍。

由於在寧遠城外與八旗中的六旗肉搏一場,白杆兵戰損嚴重,一萬名白杆兵陣亡兩千余,傷者也高達三千多人,整個戰損率超過了五成,他們用勇敢無畏的行為捍衛了白杆無敵的英明。

而作為二線部隊的六千名川軍由於沒有被布置在第一線,所以整體傷亡倒是不大,不過戰功也同樣沒有,總兵秦翼明一下的將領也並沒有得到職務上的拔擢,全軍也只是領取了賞功銀,繳獲也是約等於無。

相比起秦軍士卒采購了大量的米面油紙食鹽等用來填肚子的生活物資,一萬多川軍多是把銀錢花在了肉食、胭脂水粉、布帛、鞋帽、綢緞等等商品上。

與遭受連年幹旱的秦地不同,川蜀大地由於獨特的自然條件和氣候,在這場已經持續了十年的極端天氣中並未受到太大波及,降雨量雖然比常年有所減少,但並沒有出現一年滴雨未降的極端狀況。

在都江堰這個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水利工程調節下,廣袤肥沃的成都平原大部分田地都得到了有效的灌溉,田地中出產的稻米產量足夠供應大部分聚居於此的蜀人食用,所以川軍對糧食的渴望並不強烈,食無憂的他們把目光對準的是消費品,這也讓在先前搶購大潮中獲利甚微的商鋪揚眉吐氣了一把。

川軍將官士卒很多彼此之間都是親戚關系,在購物時也是以這種家庭模式出現,往往是同一類商品一買就是一大堆,付錢後再由商鋪雇車裝載著貨物跟著他們回營,等到啟程的時候也是如此。

在這種有組織的情形下,不論采購還是後面的裝車也都是節約了不少時間,所以一萬多川軍在規定的五天時間還沒到時,便已經以籍貫為單位陸續離開,等到第六天的時候,川軍已經全部離京。

他們將沿著與秦軍同樣的路線向西,然後從漢中折向南面後進入四川,不管是四海商行還是郵遞所,以及車馬行的馬車,在把他們的物資運送到漢中府後就將返回。

因為在到達漢中府之後,不論是四輪還是兩輪馬車都已經無路可走,所有的物資都要靠人力和畜力運載,包括傷殘者在內的所有人,都只能沿著崎嶇狹窄的道路前行。

好在朱由檢也考慮到了這一特殊情況,他特地下令征調了大量的馱馬,並制作了若幹擔架和拐杖,供那些不願留在京師養濟院中渡過余生、寧願跋山涉水也要回到老家傷殘將士使用。

陣亡將士的骨灰也由他們的親友鄉黨一同攜返。

川軍返鄉後會分駐四川各府,沒有重大戰事將不再被征召。

白杆兵和川軍已經為大明付出了太多,也該享受安定的生活了。

秦良玉本欲解甲歸田、回家養老,但被朱由檢態度堅決的予以駁回。

對於這位原先的歷史中毀家紓難以報國恩的老英雄,余生在京師享受榮光才是最好的結局。

和川軍一起入蜀的還有一批兩萬多人的特殊人群:被俘獲的八旗婦孺老弱。

這也是朱由檢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決定。

四川特殊的地形成為了安置這批被俘人員的絕佳之地。

這批老弱婦孺將會被分別安置在成都府、重慶府下轄的各個州縣鄉村,在這裏她們將要學會種田紡織等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並且會在官府的要求下與當地人通婚,這樣經過幾代的改變後,她們將會徹底融入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之中。

這次被安置到川蜀的只是第一批被俘人員,後續還將會有大量的人員被送到四川、湖廣、京畿等地。

在這次覆滅後金的戰爭中,除了隨著豪格、多爾袞兄弟逃往極北的約十余萬人口外,大多數滿蒙八旗丁口在戰爭中存活下來成為了俘虜,總數量大約在一百五十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