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

就在溫體仁與李煥修親切交談的當天中午,一艘福建鄭氏的海船,經過十幾天晝夜航行後,抵達並停靠在了天津衛的碼頭上。

在海船停穩後不久,戶部駐天津衛碼頭一名稅官帶著十幾個書辦、幫閑登上大船,開始對船上所載貨物登核查,最後再給鄭家的船主開出稅單。

鄭家這艘船上裝載的大部分是從日本運來的硫磺硝石,只有少部分南洋的香料以及象牙、玳瑁、寶石之類的貨品,所以最後按照三十稅一的比例的話繳稅不會太多。

因為按照朱由檢制定的政策,對於境外原材料一類,比如礦石、糧棉等大宗商品是不收取任何稅費的,並且這些原材料將會被戶部按照市價予以統一收購,銷路根本不用發愁。

此舉是為了鼓勵海商們大量收購海外的原材料,以免大明境內的各種礦產資源被過度開采,這也是後世某國慣用的手段,現在被朱由檢挪用過來。

對於大明境內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朱由檢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準備在合適的時機推出一系列的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

崇禎十年下半年,朱由檢下旨設立天津海關稅務司,在收稅的同時管理天津碼頭的相關事務。

稅務司隸屬於戶部廣東清吏司,設主事一名,從六品職級,下轄人員有戶部根據具體情況加以征募。稅務司對往來於天津衛碼頭的商船按三十稅一征稅,之後貨主憑借稅單在大明境內將不會被重復征稅。

除了天津以外,在大戰結束後,朱由檢還準備下旨在杭州、明州等港口設立同樣的機構,全面放開海禁。

不出意外的是,最先開始征稅時還是遇到了士紳利益集團的抵制,但這項舉措最後還是被強硬地貫徹下來。

曾經有些商船仗著自家是某某知府、某某布政使的背景拒不繳稅,但在駐紮碼頭上的錦衣衛百戶所校尉們的耐心說服教育下,商人們還是忍氣吞聲足額上繳了稅金。

因為錦衣校尉們是用手銃和弓弩鋼刀說服他們的。

某拒不繳稅的張姓商人就被錦衣校尉用手銃打斷了腿,在痛苦哀嚎過後,因流血過多身死,此事傳開之後,再也無人敢抗稅不交,其背後的靠山也沒敢出頭做什麽。

由於京師這幾年中產階級大量增加,對各種商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單靠運河上那點商品供應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因此有些海商也把目光投注到了這座百萬人口的當世最大的城市,經常置辦貨品後合租海船來到天津衛,然後再由陸路運送到京師裏銷售。

由於海商與漕商所販貨物不同,所以此舉並未引發漕商集團的抗議。

走海船運來的都是南洋、日本,甚至西洋過來的貨物,比如香料、犀牛角、象牙、玳瑁、蘇木、棉花、稻米、銅鐵礦石、硫磺、硝石等等海外商品,這些物品雖然也有漕商運至京城售賣,但價格和品種比海商們運來的懸殊較大,所以海商們在嘗試幾次,並取得了巨額收益之後,隨即便迅速加大了對旺銷商品的數量和種類采買銷售。

“沒想到大明帝國居然也設有海關!這可是公平貿易的窗口啊!可是為什麽鄭的領地內沒有設立?原來代表先生的話是對的,大明帝國確實不是那些愚昧野蠻的南亞國家所能相比的!”

在收稅的吏員走後,這艘鄭氏海船二層的客艙中走出三個人,其中一人正是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代表巴列維特,和他說話的是荷蘭政府派來與大明朝廷談判的特使範布隆霍斯特。

另外一名個頭不高、舉止高傲的則是西班牙政府特使愛特羅·蒙塔,他的關注點與範布隆霍斯特不同,他視線所及之處是碼頭一角不遠處用一種奇怪材料建起的炮台,以及炮台上正對海面的黑黝黝的炮口。

在巴列維特回到荷蘭,並帶來了駐台灣陸軍八百人全軍覆沒的消息後,西班牙政府高官們震驚不已。在經過一番長達月余的商討後,最後迫於大明軍隊表現出來的強悍戰鬥力,西班牙政府決定派遣特使前來與大明談判相關事宜。

西班牙這次派出的特使性質與荷蘭人相似,不過他們不是來談判的,而是來索要賠償金的。

在得知荷蘭人吃了大虧之後,西班牙駐紮在台灣島上軍隊將領錯估了形勢,他以為大明軍隊肯定也是損失慘重,遂特意安排了四十名士兵,攜帶著武器乘船來到台中縣附近的海岸登陸,妄想著抽機會沾點便宜。

但沒想到的是,這四十人一去不回返。

在等待十天之後,西班牙駐軍將領知道這些人兇多吉少,於是立刻派遣兩艘炮船中的一艘駛往馬尼拉,將荷蘭與西班牙軍隊戰敗的消息稟報給了西班牙駐馬尼拉的總督,由他把消息傳回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