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

清軍這種突然出現的舉動讓孫傳庭馬上得出了自己的判斷:右翼跨海登陸的劉、張部得手了。

經過近一年的漫長準備,兩翼奇兵終於有一路已經見功,其擾亂敵人軍心的目的也已達到,現在他們由暗子轉為了明棋,成為清軍不得不去品嘗的誘餌,而左翼盧象升所率的騎兵則成為了決定這場戰役最終能取得多大成果的勝負手。

在不知道這路明軍有多少人馬的情況下,心憂盛京的奴酋肯定會調派軍隊回援,這種牽一發動千鈞的態勢下,全軍北返才是最佳選擇。

但清軍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的退路上有一支強軍已經埋伏在側,正隨時準備對他們發動致命一擊。

現在的態勢沒必要跟清軍力拼,人心惶惶之下,清軍這幾天肯定會北撤,自己只要率大軍尾隨就好,等到盧象升的騎兵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到時全軍壓上去就是一場大勝。

等到明軍後隊的輜重營和清軍派出的上萬包衣分別清理完戰場、把傷員送走、陣亡者登記完身份後遺體火化、各部統計戰損並開始埋鍋造飯等等一系列後續事情完成時,天色已經徹底暗了下來,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了墨藍色的夜空中,清冷的光輝如水銀般鋪滿了大地。

此時皇太極那頂寬大無比的大帳裏燈火通明,帳內濟爾哈朗、多爾袞以及漢軍旗、蒙八旗的旗主齊集,等待皇太極從後帳中出來,眾人各懷心思之下無人出聲,帳內的氣氛既安靜又詭異。

孫傳庭猜的一點沒錯,就在兩軍激戰正酣時,皇太極接到了留守盛京的代善送來的急報:建州祖廷赫圖阿拉被明軍襲破,薩爾滸附近的村寨也已經被明人給襲破,按照距離來計算,這支明軍接下來的目標已是非常明確了。

薩爾滸距離盛京只有兩百余裏,現在還不知道明軍的具體人數,代善已經遣哨探前往探查。

接到急報的皇太極急怒攻心之下舊疾復發,在強撐著下達了全軍後撤的命令後便臥榻不起,經過禦醫李存德的緊急救治,症狀才稍稍得以緩解,在勉強喝過一碗參湯之後,皇太極遂下旨召集各旗旗主前來帳中議事,但眾人聚齊後,他仍然沒有從後帳中出來。

“值此危急關頭,還請皇上保重龍體為佳。奴才以為,明人東面之軍員數不會過多,盛京有禮親王坐鎮,短期內應會無憂;當務之急應速遣一支強軍回援,於盛京城外痛擊東面明軍,使明人奇襲之策破滅,如此便可安眾人之心。”

自皇太極急症發作後便一直奉命留在後帳的寧完我輕聲安慰道。

躺在錦榻上的皇太極雙目緊閉、面色蠟黃,腦海中一直在不停地思索著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各種情況。

寧完我剛才所說的和皇太極所想的基本一致。

明軍東面的奇兵人數不可能太多,這一點從當面明軍的數量上便可以得出結論。

從各路明軍的旗號上來看,松錦一線雲集了大明可以調動的幾乎所有精銳軍隊,作為偏師的東面明軍一是人數不會太多,二是戰鬥力如何也值得懷疑。

現在只要遣五千人回去,便可確保盛京無憂,說不定還可以絞殺這支明軍偏師。

但是,這一切已經與大勢無補了。

今日下午的戰況,站在後陣緩坡高處的皇太極看的很清楚。

馳騁多年、縱橫無敵於關外、滅敵無數的八旗精銳幾乎在各個戰場上都不敵對戰的明軍,僅有左翼兩藍旗一部在與明軍交手時略占上風,而從對面明軍紛繁復雜的旗號上可以看出,很明顯,那只是傳統的明國邊軍,根本不是中路和右翼完全占據優勢的明國新軍。

明國皇帝這是明擺著想拿著那些邊軍去消耗。

這些軍頭定是和祖大壽們一樣,在明國皇帝眼中屬於難以掌控的力量,所以才借機調至關外來和八旗兵以命換命。

明國新軍所使用的各種火器,那些軍鎮兵少有使用,仍舊是傳統的長槍刀盾,這足可以說明問題。

當下的局勢讓皇太極內心深處隱隱有了一種絕望的感覺。

原本被內憂外患禍害的奄奄一息的大明,怎麽就突然煥發了生機呢?

明國那個年輕的皇帝到底做了什麽?

這些新軍和裝備是如何在短時間內編練出來的?

為何這些士卒如此的勇猛?

這些將領是怎麽變得睿智起來的?

現在的形勢下,已經不是考慮著怎麽重創明軍了,而是要想方設法保留下足夠地實力,退回去後臥薪嘗膽、養精蓄銳,以圖日後再起了。

但看著眼前的架勢,明國皇帝顯然不會再給大清什麽機會了。

只要分兵回防盛京,那本來就處在全面被動下的清軍就頂不住明軍的大舉進攻,而現在要是全軍回返,明軍定會一路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