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敵至

“老吳,我覺著孫千總的話甚有道理!既知紅夷火器犀利,若排開陣勢正面力敵不僅傷損極大,且有敗陣之虞。莫若想些妙招,先沮其士氣,待其心生畏懼抑或是久而不支時再以堂堂之陣擊之,如此數管齊下,則紅夷必敗!”

一旁一直未曾出聲的林榮突然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要說現在整個島上誰最不願意打仗,那這個人肯定就是林榮,而既然戰爭已經不可避免,那最不願輸的恐怕還是林榮。

主要是現在島上的局面太好了。

眼看著自己就要獲得巨大成功,甚至名字可以直達天聽的時候,一場林榮最怕的意外眼見得就要發生了。

隨著一年多來移民點各個方面都已日趨穩定,加之台灣中南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台中縣的開荒屯田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現在島上加上官軍和原有兩千多移民在內,共計人口八千有余,大小牲畜兩百余頭只,總計開荒屯田已達十余萬畝,並且這個數字每天都在持續增長中。

今年九月,也就是崇禎十年第二季稻田收割後,新建的十余座大型糧倉裏已經堆滿了大量未脫殼的稻米。

這些糧食都是縣衙動用朱由檢專門派來的錦衣衛押送來的銀子,從移民們手中以略低於市價的價格收購儲存起來的。

因為新開田地有免三年賦稅的政策,窮怕了也餓怕了的移民們迸發出了巨大的生產熱情。

每個家庭中只要是能幹活的勞力全員出動、輪番作業,在四海商行購買運送過來的各種大牲畜的助力下,新墾田地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著。

在原先鄭家移過來的那批閩南人的幫助下,山西移民們經過兩季輪種的失敗後,終於在第三季學會了如何種植和管理水稻,並且在當季便取得了大範圍的成功。

這期間,隨著山西移民和閩南移民密集的交往,山西的不少移民也學到了如何捕獲各種魚鱉蝦蟹、蚌類、黃鱔等等各種水產品,以及如何再把它們燒制成美味佳肴的手藝。

而閩南移民則是學會了山西工匠們的各種手藝,包括如何獵取鹿、熊、豹、野豬等大型野生動物的手段及烹飪方法。

隨著南北兩地百姓之間友誼的不斷加深,最開始出現的因為風俗語言造成的種種誤解也正在逐步的化解當中。

在雙方密切接觸的生產生活過程中,一名福建十八歲的小夥子和一名山西十六歲的小姑娘因為互相愛慕,最後在雙方父母同意後,用極為簡樸的方式結為了夫妻。

知縣林榮聞訊後親自到場祝賀並隨了五兩銀子作為賀禮。

因為他知道這件事所蘊含的重大意義。

自己身為台灣島主官,一舉一動也是受到百姓們所廣泛關注的,自己的到來意味著,官府希望看到的是不同文化風俗的和諧共處,這次婚禮也將成為一種風向標。

隨著平均三四個月一茬連續不斷地豐收,每家每戶新打制的米缸木桶簸籮裏都堆滿了稻米,再加上各種獵物河鮮等高蛋白的副食補充,山西移民們從開始不舍得吃飽,一直發展到了今天敞開吃也吃不完的地步。

已經習慣了豐收的移民們在家中稻米已經裝不下的情況下,積極響應了縣衙的購買行動,用大量的稻米換取了銀子銅錢以及其他的生活物資。

要說商人的嗅覺確實是異常的靈敏。

在得知島上的糧食連續豐收的情況後,四海商行福州分行果斷地在縣衙附近開始修建商鋪,然後租用商船在風平浪靜地季節裏大量向島上輸送各種物資,通過商鋪的各種商品再將移民們賣糧換取地銀錢又賺了回去。

福州分行的總掌櫃李家山頭腦非常靈活,他知道商行想要在福建一帶立足和發展,首先需要團結當地的士紳大姓,不然的話就會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

李家山在與閩南的種族大姓取得聯絡後,決定與這些人聯起手來將生意做大。

這次商行的跨海生意就是聯合了林姓、蔡姓、洪姓等數家大戶共同來完成的,期間產生的風險和利潤最後大家分攤。

這數家大姓開始時並未將這點生意放在眼中,但在李家山向他們透露,朝廷正在組織更多的北境災民移往台灣,將來島上的人口會達到數百萬這個消息後,幾家族長湊在一起一商量,當即果斷的定下了與四海商行的合作事宜。

因為他們都隱隱約約的聽說過,四海商行是宮中貴人的產業,那大規模移民一事就絕對不是無中生有。而搶先占領島上的地盤,為將來賺取高額利潤打下基礎,這才是最重要的。

眼見得在自己全身心地付出下,原來的沼澤密林、荒地水塘漸漸變成了良田,原本冷清陰森的村莊變成了日見喧囂和熱鬧的城鎮,而且第一批由島上出產的稻米已經起運發往了內地,林榮在內心滿是自豪的同時,對自己未來的仕途也是充滿了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