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賞功

朱由檢對陳奇瑜的工作作風非常滿意。

大明文臣士子大多以清談務虛為榮,而以親身下到一線為恥,像陳奇瑜這種有大學士職銜的重臣,能不辭辛勞親自到現場勘查尋訪,這是極為難得務實作風,這才是大明最需要的能臣幹才。

自從大規模的轉移災民開始後,類似陳奇瑜這樣的官吏已經湧現出來不少,不管他們是在什麽動機的驅使下做出這樣的改變,只要是真正去做了,那就必須要得到應有的獎賞和拔擢。

“啟奏我皇,此次京城內兩項工程完工之後,定會有眾多經驗豐富、技能熟識之壯工從中湧現,臣以為,其後若無相應之事承續,此等民工身懷之技便就此湮沒,想來殊為可惜。而反觀我大明諸地,則需此技藝者之地甚廣,但卻為人財物力所限,無法展開此類相似工程。臣建議京師工程竣工之後,從中揀選有條件之人,由官府出面,仿皇莊中打井之建制組建施工之伍,於財力物力豐厚之地予以施工,以次解決諸府縣城內澇、溝渠淤塞之痼疾,使我皇明各處城鎮面貌為之有較大改觀!以上便為臣之淺見也,望我皇斟酌後予以決斷!”

陳奇瑜從各個方面分析了皇帝這幾年的施政分針,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位皇帝有可能是歷朝歷代以來,最為關注民生、最喜歡大搞基礎建設的皇帝了。

自從崇禎九年境內安定之後,不管是移民還是免除北地各省三年賦稅、給皇莊佃農降低租賦,再加上廢除金花銀、自掏腰包在各地打井修渠等種種類似的舉措都證明了這點。

既然知道了皇帝的喜好,那身為臣子為何不投其所好?以民為本也是先賢所倡,無論從大義還是忠君角度上來講,都是牧民官的要務,若想讓聖眷長久不衰,就應當從這方面著手才是上策。

他的上述言論是早就想好的,準備在工程完工前再向皇帝提出來的,沒想到今日皇帝問到工程進展的問題,這正好給了他在重臣們面前露臉的機會。陳奇瑜相信,自己這項提議肯定會得到皇帝的高度賞識,為自己將來的仕途增添一塊分量極重的砝碼。

陳奇瑜確實沒有猜錯,這項切合實際的建議使得朱由檢對他的好感度呈直線上升之勢,瞬間就將他的位置提到了前幾名上,直逼前面的孫傳庭和盧象升。

“陳卿此建言極為合理!卿可遣人於此數千人中做一番查訪,一是將技藝熟練者之身份記錄在冊;二是詢問其人是否願意參與別處施工中去;勿使因其常年在外,耽擱家中農事或者家事,此一點一定要吩咐下去。身有技藝、自願、家中勞力不缺,此三者缺一不可,不符者勿要強征。再就是工錢要合理,飯食需管飽,如此繁重之消耗,肉食務必每三日一放,就按每人次三兩計便可,消耗巨大,養分跟不上,很容易致其早衰並引發重疾,陳卿切記、切記!稍後卿回衙後,將此事詳略以題本報來,朕參詳無誤後,待工程完工之後便建起施工之伍,先於京畿一帶府縣城試行!錢糧由內帑與太倉分別負擔一半,朕會遣錦衣暗中查訪,以絕貪鄙之人從中漁利!”

聽到皇帝居然要陳奇瑜給這些民工每三日管一頓肉食,大多數朝臣都露出了不以為然的表情。

在他們的眼中,這些農戶被官府出錢雇傭,能在農閑時多一份收入補貼家用就應該很知足了,況且還管兩頓飯食,這已經是皇帝的仁慈了,沒想到居然還要三天吃一次肉,這待遇就連鄉下的一些殷實之家也比不上啊,這有點太過了吧?

陳奇瑜坦然拱手接旨,心下卻是得意不已。今日在皇帝面前露了個大臉,這對將來晉升閣臣後排名靠前極為有利。

至於給民工肉食這等小事,陳奇瑜心中倒是沒有太多的抵觸情緒。這兩年隨著他直接接觸大明最底層次數的增多,對於百姓疾苦的直觀認知也是遠勝從前,之前內心深處對於草民的蔑視也改變了不少。能利用手中職權為最底層人氏謀取些許福祉,已不再是陳奇瑜心中所抵觸的事了。

“近兩年來為安置災民之事,工部、戶部上下均是出力甚巨,範卿、侯卿亦是頗為辛苦,朕自是將此種種看在眼中。朕向來提倡有過必罰、有功必賞之準則,有鑒於二位愛卿於兩年間辛苦操勞,朕決意,此次範卿、侯卿按功均加東閣大學士銜!望二位愛卿戒驕戒躁,於公事上更加勤勉職守,將今後之職事辦的愈加圓滿才好!”

朱由檢接著隨手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在去年的時候,朱由檢已經下旨,將兩閣大學士的職銜升為從一品,三殿學士位則升為正一品。這項舉措改變了多年以來內閣學士權重品低的尷尬處境,也讓二品的尚書們對閣臣一職有了更大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