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迎敵

松山城內的洪承疇接報城外已現八旗探馬蹤影後,心裏還是隱隱有一絲不舒服:事情的進展沒有出乎意料,建奴主將眼見錦州難克,還是奔著錦州南面來了。若是建奴看到無利可圖後直接從錦州退回盛京就好了,那樣的話兵部的謀劃便全盤落空,楊嗣昌也沒機會撈取資本了。

但既然建奴真的來了,那就按照原先的計劃迎擊便好。雖然事涉個人的私利,但因私廢公這種原則性的錯誤他洪亨九是不會犯得。

“傳本官將令:大興堡、興平堡、松山守軍準備出城三百步外列陣迎敵,杏山守軍隨時策應!各部當以精誠合作為準,倘有抗令不遵、坐視友軍勢危而不救者皆斬!”

大興堡是位於松山西南三十裏處的一處規模不大的堡寨,為當年袁崇煥督師遼東時修建,後被當時的後金拆毀,最後由孫承宗安排工匠修復。

大興堡內原有遼西明軍編制上的一營人馬駐守,實際上員額不到五百之數。勇衛營三千人由遊擊馮雋率領抵達後,遼西官軍的營官馬興路早已得了上峰指令,自覺地擔當起後勤官的職責。

三十余歲地馬興路祖上是遼陽軍戶出身,十六歲時作為家中長子繼承祖業入了官軍,期間也參與了幾場與建奴的戰鬥,但大都以失敗告終。這十余年間馬興路和數百萬大明軍民經歷了從遼東到遼西被迫逃亡的過程,一次次的潰敗使得他從悲憤到不服再到害怕,最後只剩下了麻木。

眼看著大明從裏到外逐漸衰敗下去,尤其是現今的崇禎爺登基後,壞消息更是接連不斷地傳到了遼西。這時候他才知道,關內遭了流賊了,並且是越來越多,還接連打敗數路官軍,大明好像要亡了。這些林林總總的糟心事讓馬興路內心沮喪無比,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擔憂不已。

而遼東的建奴卻趁機擴軍整備,連續向遼西官軍進攻,一點一點的蠶食著關外的大明領土,前幾年便已經打到了錦州邊上,並順勢奪取了義州。反觀整個遼西軍,在大都督的帶領下,坐擁大軍卻畏敵如虎,只是下令堡城龜縮防禦,嚴禁與建奴浪戰。親眼目睹一個原先小小的部落崛起之勢的馬興路,內心深處已經對重回遼陽不抱任何希望了。

他認命了。照現在這樣子打下去,將來關外這麽好的地方早晚都會歸了建奴,遼西軍名義上的十余萬士卒除了投降外,那就是撤進關內去。自己祖輩都生活在關外這片土地上,無論如何也舍不得離開這裏。實在不行的話自己就投降好了,反正降奴的官軍也不在少數了,到時自己花點銀錢,托幾個投降早的、在建奴那邊混的好的同鄉同僚,好歹也混個一官半職的,只要家人能跟著不遭罪就成。

近幾年關內的消息還是不斷的傳來,但這回不一樣,原先的壞消息都變成了好消息,並且是接連不斷的好消息。尤其是在崇禎九年,當聽到官軍將關內流賊徹底剿滅後,馬興路還是打心裏感到高興不已:官軍如此厲害,那收拾完流賊後應該會被崇禎爺派來打建奴了吧?

雖然十余年間,他從一個隊正糊裏糊塗地升至了營官,之後也跟著上峰學會了吃空餉、經商賺銀兩、役使手下士卒軍戶為其耕種,但他卻還是盼著官軍能收復遼東,那樣自己死後就能和葬在遼陽的太爺爺,爺爺、爹爹埋在一處了。

至於投降建奴,那也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做的事。

其實馬興路打心裏瞧不起那些野人,尤其是對那根金錢鼠尾,馬興路更是感到深深的厭惡。

勇衛營的突然到來令馬興路既感意外又有些高興:敢不成崇禎爺聽到了自己的話,居然真的將大兵派到了遼西,就是不知道這些軍卒能不能打得過建奴,那些野人多年來可是將他們這些遼西官軍給打怕了。

馬興路的擔心沒有持續多久,勇衛營便將義州奪下,並且陣斬八旗真奴千人,聽到消息的馬興路開心的像個孩子一般。

雖然不知道為何官軍奪下義州沒幾天又棄守,並且退回到錦州南面,但這不妨礙馬興路對勇衛營將士的敬仰之情。這可是打敗真建奴的強軍啊,遼西軍跟建奴打了多年,死傷無數,卻沒有斬得幾顆真建奴的首級,人家這回可是實實在在砍下了一千顆人頭啊。

在接到勇衛營一部將前來大興堡駐防的消息後,馬興路立刻下令士卒將堡內的軍營騰了出來,以供勇衛營入駐歇息。

“馮將軍,咱勇衛營以後是不是要常駐遼西?上回打義州將軍您斬殺了幾個建奴?聽說咱勇衛營火器犀利,打義州時就是火銃打的前陣。可俺手下也有銃手,兒郎們都不願用銃,三十步才能破開建奴的甲,放一銃建奴就沖到眼前了。俺也覺著不如弓箭好使,難不成勇衛營和俺們使得火銃不一樣?將軍,建奴重箭可是厲害,準頭足、射的遠,五十步外就能破棉甲,您可叫手下的弟兄小心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