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定策

乾清宮東側的昭仁殿是後世乾隆收藏書籍的偏殿,現在卻是朱由檢接見重臣的主要辦公場所。不大的殿堂內,除了正北方位擺放著一具禦榻以外,下首兩側都放著數個錦墩,以供重臣們安座。

這也是朱由檢主動提出來的一項舉措,是以效仿兩宋君臣之間坐而論道的名義安排的。皇帝的這一行為得到了重臣們的一致好評,因為這充分體現出皇帝對大臣們的尊重之意。

此時的殿中間擺放著一具沙盤,上有兵部職方司根據輿圖及實地勘察後,由京城專捏泥人的巧匠制作出來的寧錦一帶的山川河流圖樣。

當然了,這是朱由檢無意中想起後提出來,然後由兵部去制作完成的,雖然只是個大致的模樣,但至少比輿圖給人的印象更為直觀。

“臣以為洪亨九所慮甚是有理。建奴在主力西征未歸、南面又遇重挫之際,為挽回被動之局,調集兵力奪回義州,乃至趁機攻打錦州已是勢在必行!”

在眾人傳看過洪承疇的奏本後,楊嗣昌率先拱手出言道。

“那依卿之言,洪卿所提增兵一事可行否?若遣軍出關增援義州,敗敵之後是否可趁勢收回廣寧,以使錦州以北再多一道門戶?”

朱由檢連續向楊嗣昌發問道。如果官軍能攻取廣寧,那麽義州與廣寧、錦州就會形成一個三角形防禦地帶,會使得錦州防線更加穩固,也會讓來年大軍攻略東北有了一個更加前出的據點。

“啟奏聖上,臣以為增兵乃必然,但此次不僅不收回廣寧,甚至連義州亦要棄之!”

瀟灑文雅的楊嗣昌忽出驚人之語,包括朱由檢在內的其余諸人聞聽盡皆吃驚不已。

朱由檢知道楊嗣昌並非故作大言、嘩眾取寵之人。不管是從歷史上還是現世來評判,楊嗣昌的確是智謀深遠、胸有溝壑,戰略眼光相當長遠,剛才他這幾句言論定有深意。

“兵憲何出此言?義州奪取雖易,但一乃建虜守備力量薄弱,二是未曾想到我軍會突然出擊,大意之下這才失手。反觀義州城東、北兩面皆有大淩河環繞,而敵卻為南向,憑此地利,城內只需放置數千守軍,便可將奴拒之門外。況收復失土乃我輩之責,何來刻意棄之之說?”

兵部左侍郎王家禎面帶不解的發問道,薛濂、衛時春、孫應元也是一臉疑惑的看向楊嗣昌,只有朱由檢面色沉靜的等待楊嗣昌接下來的解釋。

“玉存且聽吾言:義州的確有險可據,若敵強攻,城內置五千守軍則敵短期難破也。但若建奴掘壕築墻以圍之該當如何?其距錦州百余裏,中間皆為地勢開闊之平野,我軍如想救援則勢必要橫穿此間,而平野正是建奴之馬隊逞威之處。就算我軍兵力多於其數倍,可在其沿途騷擾不斷、糧道不穩之情勢下,即使抵達義州也需耗費良多。且還有深壕溝墻相阻,我軍師老兵疲之際,正中建奴圍城打援之策,結局實在堪憂!”

楊嗣昌起身行至沙盤前,一個機靈的小太監趕忙上前遞上一根細長的木棍,楊嗣昌接過後指點著沙盤侃侃而談,殿內諸人聞聽後皆流露出恍然之色。

朱由檢也不由的心中贊嘆:盛名之下無虛士,不愧是歷史名人,凡事著眼之處與他人確實不同。包括自己在內的絕大部分人想到的是面對建奴重兵如何守禦,根本沒想到如果建奴並不強攻,而是采用圍城打援的方法,誘使明軍從錦州前去救援,然後在平原地帶布下大股馬隊突擊援軍。到時援軍再多、並且也有馬隊護衛兩翼,但在利於馬隊馳騁的曠野上四面受敵下也會寸步難行。最後勉強抵達義州時也難有作為,損兵折將是次要的,一旦決策失誤,全軍覆沒也極有可能。

“楊卿不愧是大明肱骨,此番解析實是高瞻遠矚、鞭辟入裏!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管官軍馳援後戰事是否如楊卿所言那般,但事關數萬將士性命以及遼西之安危,為帥者需做萬全之思!那依楊卿之見,該如何應對將要發生之戰事?”

朱由檢毫不掩飾的對楊嗣昌大加贊賞,得到皇帝表揚的楊嗣昌欣喜之余繼續演說道:“我皇謬贊,臣誠惶誠恐!臣思量之下偶有所得,有不當之處還望我皇既諸位同僚指正!”

剛才遞上棍子的小太監殷勤的端來一杯茶水,楊嗣昌接過後輕啜幾口,小太監接過茶盞後顛兒顛兒的退到一旁。

“臣觀錦州一線之地勢,唯松山、杏山之處適合迎戰建奴。遼西之地最狹長之處便為此兩處堡城所轄,其地有大小山頭若幹,利於步卒排陣,而不利於騎兵馳騁。我軍棄守義州後,敵定會來犯錦州,而錦州城堅難下,且建奴不善攻城,依臣推測,其應以圍困錦州為主,之後四下擄掠為輔。而松山、杏山兩城相對錦州來言更易攻取,故其應會掘壕壘墻之後分兵繞過錦州來攻松、杏二城。屆時我軍在此預先設伏、以逸待勞、發揮我軍火器之利,爭取重創來犯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