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懼敵

在寧遠歇息一晚之後,洪承疇帶著沈世玉和吳三桂,在五百名親兵的護衛下,離開寧遠前往錦州。吳三桂帶來的三千騎兵由參將王守芳率領留在了寧遠,他只帶著百余名親兵跟隨洪承疇北上。

賀歉、李祿夜晚與吳三桂小聚一番,席間吳三桂透露因他帶兵入關剿賊有功,朝廷準備擢他為寧遠總兵一事。賀、李二人心中雖是既羨慕又不平,但表面上還是對吳三桂大加贊賞,並表示與有榮焉。

在親自將洪承疇送出城十裏之地後,李致遠帶著仆從獨自回返。賀歉、李祿以忙於操演為由,只是在城門處恭送新任督師離去。

出寧遠城後往北,在路過塔山城、大興堡、青山堡、杏山城等數處城堡後,洪承疇一行抵達位於錦州東南四十裏之地的松山城。

在與早已聞訊前來松山等候的遼東巡撫方一藻等一眾文武見面敘禮後,洪承疇入駐松山,而祖大壽不出意料的並未前來與洪承疇見面。

洪承疇之所以沒去錦州,而是把松山城作為督撫寧錦的治所,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避免尷尬。

祖大壽有三孤、左都督的頭銜,按俗語說已是位極人臣,而洪承疇是東閣大學士、欽命督師薊遼,同樣是人臣中頂尖的存在。

但大明向來以文官為尊,兩人見面該如何行禮?祖大壽肯定不會向洪承疇行跪禮,而如果雙方互行揖禮,這是身為文臣的洪承疇無法接受的。倘若洪承疇入駐錦州,大事小情原則上是要與祖大壽會商的,這讓洪亨九如何受得了?

再加上如果洪承疇入錦州,那遼東巡撫方一藻就得讓出衙署,但方一藻同樣是以東閣大學士的頭銜巡撫遼東的,論級別與洪承疇都是正一品,只是現在的巡撫不如總督權限大而已。綜合考慮後,洪承疇這才把松山作為了日常處理公務的所在。

“子元久撫遼東,克己奉公、夙興夜寐,為邊事操勞多年,以致寧錦固若金湯,實為我文臣中不可多得之大才;聖上亦曾多次言及子元之功,並囑予至寧錦後與子元通力合作,於遼東再建新功。吾初來寧錦,於地方事務多有不知,還望子元多與指教為盼!”

松山城簡陋的守備官署二堂內,洪承疇正在與方一藻敘談。遼東監軍張鬥與沈世玉打橫相陪。

無論是科場還是官場的資歷,洪承疇都勝過方一藻,這番言語不過是場面話而已,他內心並未將方一藻放在眼中。

方一藻於崇禎四年便就任遼東巡撫,短暫任職後便離開了。直到崇禎七年加大學士銜後再次回到遼東。然而其在任期間並無突出的政績,只能算中規中矩的官員,其日常謀劃皆賴與其子方光琛商議。

“洪公謬贊!下官慚愧!受命巡撫寧錦數年無所建樹;洪公內平流賊,使我皇明關內局勢漸穩,百姓可安心勞作,實乃不朽之功業!下官佩服之至!此來寧錦後,下官自當以副貳佐之;以洪公之大才,定會於寧錦別開生面,以解聖上及朝廷之憂也!”

方一藻拱手行禮道。

盡管內心承認不如洪承疇有才,但自己在寧錦畢竟是說一不二的人物,現在頭頂上突然多了一尊大神,方一藻心中很不是滋味。對寧錦一眾驕兵悍將頗為了解的他,雖然也希望洪承疇能將遼西將門這個頑疾解決掉,可內心未嘗不曾存著冷眼旁觀,以便能看到洪承疇因束手無策而發愁的心思。

“吾於京城陛見之時,恰聞祖少傅有緊急公文入兵部,以建虜犯邊為由索要大批錢糧軍資;聖上令吾來此時遣人查探,建虜與何處犯邊?聚兵幾何?子元可知詳情?”

場面話過後,洪承疇將敘話引入正題。

祖大壽以建虜有聚集兵甲欲犯錦州為借口,行文兵部請求下撥火藥甲仗等軍資以備邊患。而按照前世的歷史來看,朱由檢知道皇太極正遣大兵攻掠蒙古部落,以擴充物資和兵員,不太可能還有余力來錦州尋釁,所以囑托洪承疇出關後派人探查明白。

方一藻聽到洪承疇的問話後愣了一下,心裏一下子明白了,祖大壽還是玩老花樣,找借口向朝廷要錢要物,然後再倒賣出去發財。

“建虜距錦州最近之據點乃北面百余裏之外的義州,據聞有數千建虜駐守,平日屯田漁獵為主。值此小麥即將成熟之際,建虜應忙於預備收割勞作,怕是無暇犯邊吧?下官並未聞有敵大舉來犯之消息!”

方一藻雖然對洪承疇的到來內心感到不舒服,但在這種軍機大事上卻不會附和祖大壽。況且此番祖大壽並未知會與他,便私自行文朝廷,這讓他有被輕視的感覺,所以他還是如實的將所知道的情況講了出來,一旁的監軍張鬥也點頭贊同。

“唔,既是如此,那此事先放過一邊;子元可知義州之敵有多少人馬?其步騎各有多少?錦州可曾有出兵進擊過?吾一路行來,觀遼西地勢平坦,最利馬隊突擊;袁元素當初曾耗費巨資於寧錦打造數萬馬隊,其曾自稱乃天下有數之強軍。百裏之地近在咫尺,錦州手握精銳馬隊,怎能容建虜於臥榻之旁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