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

官軍大勝奴賊給京師百姓帶來的喜悅之情尚未完全消退,成國公和襄城伯兩家豪門被瞬間連根拔起的消息便迅速傳播開來。

京城大街小巷到處都在議論這個話題,當知道兩家將朝廷軍械私售給建奴時,民間的輿論一邊倒的站在了朝廷這邊。這種吃裏扒外的行為最令人切齒,幾乎所有人都支持並同情著皇帝。自家的奴才偷竊主人的財物不說,還把主人家的糧食偷出來,賣給時常來主人家訛詐搶劫的潑皮混混,這種人就該千刀萬剮才對。

成國公一案在剩余的勛貴府中造成了巨大的震動。兩百余年的世襲公伯就這樣煙消雲散了,勛貴們在兔死狐悲的同時,也對崇禎的冷血無情產生了無比的恐懼感。除了早就站在皇帝這邊的陽武侯等人外,其余的勛貴都嚴厲告誡家人仆從,從此要夾著尾巴做人,要是誰敢在外打著府上的名號招惹禍事,立刻逐出府中。所有勛貴們的佃租全部降為十四,使得佃農們終於有了可以飽腹的口糧。

文臣們在看熱鬧的同時,也對皇帝的手腕暗自心驚。當時在場的除了李邦華、常自裕以外的所有人,事後都認定,皇帝怕是對兩家隱忍已久。在確定勇衛營的存在能消弭京營的不確定因素後,皇帝抓住機會雷霆一擊,打了兩家一個措手不及。朱純臣與李國楨兩人別說沒想到會有如此無妄之災,就算事先有了準備,也根本經不起勇衛營和東廠、錦衣衛的聯合打擊。皇帝真是變了,不再是那個急躁易怒,多疑善變的皇帝,變得睿智沉穩,行事有方,深不可測,變得不太好對付了。

數日之後,四海商行的車隊終於滿載而歸,帶回來的大批馬牛驢羊等牲畜及皮毛、草藥、毛氈。幹乳酪等物資,幾天之間便被京城的個大商戶搶購一空,然後被商人們分銷向大明各地。

四海商行的第一次出塞可謂大獲成功,原因很簡單:範永鬥等人雖然被誅,但八家名下的掌櫃夥計都安然無恙。這些人都是經商多年的老手,對幾條商路以及蒙古部落都是熟稔無比。在四海商行給其加薪以及透露背景的雙重作用下,個個都是分外賣力,都想在新東家面前討個頭彩,以便得到拔擢賞識。至於死去的老東家們,雖然也不錯,但大夥兒都是為了掙錢養家糊口,老東家們雖然沒了,可生活還得繼續不是?誰當東家都無所謂,只要大夥兒能從中得利就可。

四海商行有兩個掌櫃,分別出自新樂侯與太康伯府上,兩人都是府中的外事管家,平日負責打理府中的各門生意。雖然沒做過太大的買賣,但大小生意其理相通,尤其是這種框架完備,只需派人總章的行當,就算管事胡亂決策,也會被下面的掌櫃們給駁回,二人只需掌管好賬目和人事便可。反正崇禎沒經過商,對其中門道所知甚少,他采取的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策略,至於其中是否有貓膩就不管了,只要別太過分就行。又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混賬行為,崇禎自問做不到。人家跟著你不是來無私奉獻的,人家也要銀錢養家糊口不是?

此次抄沒朱純臣、李國楨二人家產,又讓崇禎大發一筆。二人都是數代積累,家資甚豪,尤以朱純臣為重。東廠從其家中抄的現銀五十二萬余兩,其余的酒樓布行、糧店米鋪、鹽店青樓數十間,除了幾家青樓酒樓分別歸屬東廠和錦衣衛以外,其余的店鋪全都歸於四海商行名下。百萬人口的京師乃當世第一大城,聚集著無數豪門顯貴,商賈大亨。這些商鋪都是位於京師的黃金地段,若是妥善經營,每年的收入還是相當可觀。

李國楨家產比朱純臣稍遜,但也抄的現銀二十余萬兩,店鋪若幹。兩家在京郊的田地多達數十萬畝,這些田地暫時還沒劃到皇帝名下,崇禎還有其他打算。

看著抄家的清單,崇禎喜笑顏開,沖動之下甚至想把京城所有實權文臣,以及薛濂等人以外的勛貴家全部按上罪名查抄一遍。不過這個念頭剛起來便被他壓制下去,他不想作死。他不怕貪官,現在的制度也很難消除貪官的存在,就算把現在的這些所謂貪官全都殺掉,誰敢保證換上來的都是清官?就算換上來的人開始都很清廉,但以後呢?

千裏做官只為財,人都是有私心的。成熟的人講利益,幼稚的人談情懷。不怕你貪,就怕你沒有能力,不為百姓做事。與其讓清廉迂腐之人掌權,不如讓雖私德有虧,但能辦實事,能自己吃肉還讓百姓喝湯的人上台。

穿越文中那些回到古代大殺特殺的人都是些頭腦簡單的人,那種智商的人五十集電視劇能活過兩集就不錯了。

殺人只是特定時間段的一種手段,不能成為常例,何況在過去,就算是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的,狠厲只能偶爾為之,平衡各方面利益才是合格的帝王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