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

按照八旗的規矩,出征歸來時,誰能將別人的屍體帶回來,這家人就要拿出相應的財物表示感謝。

在明軍的默許下,包衣們上前將陣亡清軍的屍體搬擡了回來。由於天氣炎熱,屍體無法保存,只能火化後將骨灰帶回去,至於無法辨別是誰的骨灰,這重要嗎?反正自己的親人確實死了。

阿濟格看著裝上馬車的數百個陶罐,心裏憤怒已極。

大清何時吃過如此大的虧?這些該死的明狗!八旗子弟死一個,我就要砍下一百個明軍的人頭來報仇!

自己回去後肯定會被老八嘲笑!說不定會以折損過重,有辱八旗威名為由,削減自己名下的牛錄和財產!

自己若是說遇到的是明軍精銳,那更會引來其他旗主的不滿!

明軍還有精銳?明軍的精銳在大淩河一役中早就全部折損了!

自那以後,我大清對明軍從無敗績!

不行!不能就這樣算了!這夥明軍現下還未完全成熟,可精銳的雛形已現!等這只明軍成長起來,我大清怕是沒法和明廷爭奪天下了!

城頭箭樓裏觀戰的世家仆從開始時被紅夷大炮的巨響嚇了一跳,到後來目睹火銃屠殺清軍弓手,直到擲彈手用震天雷轟殺清軍,這才終於明白真正的戰場是如何的慘烈和恐怖,一條條生命瞬間就被擊殺,一點不像話本裏說的,談笑間,敵軍大敗,我軍大勝那樣的簡單,勝敗真是用屍體堆起來的。

清軍的號角再次吹響,耿仲明的漢軍旗分兵沖向明軍兩翼的拒馬陣。這次不同的是,清軍弓手跟進,遮護漢軍旗拆除拒馬障礙,耿格爾和丹巴的蒙古八旗則是在後面準備,一俟拒馬破除後立刻沖陣。

明軍火銃手在清軍清理屍體時已坐地歇息飲水進食,以便保存體力,酷熱造成的體力流失非常巨大,所以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養分。

漢軍旗分別從兩側快速接近剩余的拒馬障礙。這次漢軍旗全部出動,兩邊各有兩千余人,準備不計傷亡,一鼓作氣將拒馬損毀。

就在這時,城頭大炮打響。上次打響的是正對火銃方陣的四門大炮,兩門炮口指向拒馬前的大炮並未發射。眼見清軍大舉出動,孫應元也沒再保留。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巨響聲中,兩枚彈丸從炮口呼嘯而出,畫出一道軌跡後,分別砸向拒馬陣前。

彈丸落地跳躍兩次,分別帶走了十余名清軍的生命,傷者更是多達數十人。依照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傷者幾乎等同於陣亡。

清軍知道大炮發射緩慢,依舊不管不顧的悶頭前沖。

拒馬陣後的明軍弓手早將十余座“百虎齊奔”架好,隨著帶隊營官的命令,這十余座古代火箭炮被同時點燃。隨著引信的急速燃燒,一陣厲嘯聲響徹天空,一千多只長箭激射而出,在空中毫無目的的亂竄一氣後掉頭紮向地面的清軍人群。

清軍根本沒想到在數百步外除了遭到大炮的打擊外,還能被弓箭覆蓋。一片哀嚎驚呼聲中,數百名清軍中箭,當場陣亡者足有上百人。

漢軍旗都是耿仲明和孔友德叛逃時帶過去的原明軍,雖然在清軍嚴厲的軍規下戰鬥力得到很大提升,但原先那種骨子裏怯懦的本性猶在。眼看著還未接陣便已減員一成多,頓時前沖的速度放緩,前排的士卒開始磨蹭起來。

一名漢軍旗統領穿過人群,舉刀將前排踟躕不前的一名士卒劈倒在地,厲聲喝道:“畏縮不前者死!”。

一眾漢軍旗的士卒這才繼續蜂擁向前沖去。

漢軍旗也有不少銃手,但他們使用的都是老舊火銃,射程比勇衛營的新式火銃和火藥差之甚遠,更不及弓箭的射程。要是他們想列陣排射,怕是沒到射程內便被明軍弓手放翻,所以清軍派的是八旗內的弓箭手做掩護。

這些清軍弓手都是長弓重箭,箭法精準,射程較明軍稍遠。在搶先到達距明軍七十步時,清軍弓手停下,三百名弓手彎弓搭箭,向明軍射去。

明軍盾牌手舉著大盾遮蔽與陣前,但還是有數十名明軍中箭倒地,此時漢軍旗士卒已經進入到六十步之內。隨即明軍弓手迅速還擊,雙方長箭在空中你來我往,兩軍不斷有士卒倒下,清軍在盾牌的遮蔽下已開始動手破除障礙。

這次明軍擲彈手沒再向前。清軍的弓手太厲害了,百十名擲彈手要是去了陣前,怕是眨眼間便會全部傷亡。隨著中軍的旗號,長槍手開始向前移陣,準備與敵肉搏。

剩余的拒馬很快被清軍破除,雙方弓手也都力竭撤開,兩側的漢軍旗在付出了近千人傷亡的代價後,終於讓兩軍之間變成了一片坦途。

明軍的傷亡來自於清軍的弓手,雖然對漢軍旗殺傷巨大,但由於弓箭射程的問題,夠不到清軍弓手,只能被動挨打。最後造成了包括盾牌手在內,共計五百余人的傷亡,傷亡率達兩成以上。幸虧弓手們防護嚴密,身著的棉甲內夾雜著許多鐵片,減輕了很大一部分傷害。除了頭部脖頸中箭直接陣亡的以外,其余的傷勢並不很重,但已經失去了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