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困難

陳奇瑜久歷官場,對其中的門道自是清楚無比,他也沒指望能從這群自私貪婪的人身上得到多少,所以在捐輸之後,對眾位慷慨解囊的士紳們大加贊賞,表示會將各人捐助的錢糧所用之處張貼告示公之於眾,讓大夥的銀錢花的明明白白,並且會上奏朝廷,表彰各位的義舉等等諸如此類的官話,士紳富商們也紛紛對大人一心為民,清正廉潔的高大形象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表示會緊密團結在巡撫大人周圍,為共同建設一個富饒美麗的新鳳陽做出應有的貢獻。

大家心知肚明,說是捐輸助民,其實這就是給巡撫的見面禮就是了,至於這批錢糧的去處,他們毫不關心,只要巡撫大人記得自己就行。

陳奇瑜以公事繁忙為由,謝絕了士紳們宴請,隨後眾人告辭離開了撫衙,李啟梅和陳良謨留了下來。

陳良謨三旬左右,崇禎二年中進士,留朝在吏部觀政,一年後任戶科給事中,為人正直敢言,數次上本彈劾溫體仁、王應熊、張志發等閣老重臣屍位素餐、竊居高位,被一眾閣老視為刺頭的代表性人物,與另一個以敢言著稱的兵科給事中常自裕被喻為“柏台雙壁”,在朝中的名氣相當響亮,這次崇禎欽點他下到鳳陽為官,自是有考察重用之意。

陳良謨對坐於主位的陳奇瑜拱手道:“撫台大人,下官與大人先後到任鳳陽,對於當地輿情民意尚未徹底了解,下一步如何打算,還請大人示下。”

陳奇瑜笑道:“本官與陳大人一樣,對鳳陽一無所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官認為還需親身查訪一番之後再做打算;李大人在鳳陽任上已久,對此間人物知之甚詳,有何見教不妨直言,我等受朝廷之托管治一方,自是要同心協力,共同作出一番成績,才不負聖上寄予之厚望!”

李啟梅是天啟三年的進士,在地方府縣蹉跎已久,為人精滑無比。他對於陳奇瑜的到任持無所謂的態度,鳳陽歷任巡撫都把這裏當做一個跳板,任內最大的職責就是和地方士紳搞好關系,相互勾連,把自己的關系網織的更加緊密;至於百姓是死是活,朝廷賦稅是否完成,這些都不重要,只要關系得當,朝中有人為其說話,三年期滿,自去別處發財就好。

李啟梅拱手道:“下官在鳳陽府任上已經四載,對此地風土人情倒也算是了解,其地貧瘠無出,其民油滑難治;士紳倒是對朝廷政令相當配合。撫台大人初至,要想做出一番政績,下官覺得還需與適才捐輸的士紳人等保持往來才好。”

陳良謨冷笑道:“李大人所言有違鳳陽父母之責!本官認為,為官一方自當造福於民,若官府視民如賊,則民定會視官如寇!李大人所言鳳陽百姓油滑難治,除卻天災之外,難保有人禍之嫌!士紳家中奴仆成群,終日宴飲高歌,其名下田地所出卻無一文納入國庫,百姓以僅能裹腹之田地,既要承受天災之禍,又要擔負累積之租賦,重壓之下,僅是逃散異地已是無奈之舉!倘若如山陜一帶,在有心之人蠱惑下,難保有更大禍端發生!”

巡按禦史雖然級別不高,但負有監察本地官員之責,有直接給皇帝上本的權利。陳良謨連閣老都敢罵,何況一個小小的知府?他聽到李啟梅說自己之下子民油滑難治,頓時怒火上頭,他出身貧寒,年幼喪父,寡母靠給大戶人家幫傭,把他和哥哥拉扯成人,陳良謨從小聰明好學,母親東挪西借,省吃儉用供他讀書上進,直到他中了進士入朝為官。

天性中對於弱小百姓的同情,以及自小目睹母親的艱辛,讓他對那些所謂的士紳抱有天然的敵視,他認為百姓都是淳樸善良,只要地方官員公平施政,百姓能吃飽穿暖,那就不會抗拒朝廷的任何政令,不管合理有否。

陳良謨的指責讓李啟梅尷尬無比,他雖然是四品高官,但與七品禦史不是上下級關系,巡按禦史是朝廷派駐地方的,直屬於督察院管轄,禦史指責地方官那是名正言順的,他哪知道,自己要是再反駁幾句,陳良謨早就準備好撲上來毆打與他了。

陳奇瑜雖也對李啟梅的回話感到不滿,但也不欲二人之間矛盾公開化,都是朝廷官員,公開撕破臉會失了朝廷體面,他出言道:“陳大人之言雖有失偏頗,但也不乏道理,我等為官一方,不管士紳還是黎民,都要一視同仁;百姓安居樂業也是朝廷既士紳們樂見之事。二位不要爭執了,還是各盡其責,多想辦法,盡快扭轉鳳陽局面吧!”

陳良謨道:“下官自會盡職盡責,明日起,下官將會前往各縣調查輿情民意,倘若有人以官府之名,行不法之事,下官自會向朝廷上本彈劾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