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範家

張家口堡位於宣府鎮的西北面,北面緊鄰長城隘口,西面是萬全右衛駐防之地,自宣德年間築堡與蒙古部落通商互市以來,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張家口堡的範圍逐漸擴大,並且從剛開始時的周期性小規模市場,演變成為今天日常交易的大型商鎮,堡內十余條縱橫交錯的寬街窄巷相互通聯,沿街商鋪林立,各種商號的旗幟飄揚,綢緞、米面、茶葉、瓷器、馬鞍、銅鐵器具擺滿各個商鋪的貨架,前來交易的以蒙古人為主,也有不多的來自西域的色目人,他們的商品主要是馬、牛、駝、羊、皮張、毛氈和貴重藥材鹿茸、麝香、葡萄酒、香料等物。

張家口堡演變為大型商鎮後,來自大明各地的大商賈建造了數十座深宅大院,由於地理環境的限制,這些大宅子雖然占地廣闊,院內房屋林立,雕梁畫棟,但缺少了江南園林那種精致和幽雅,盡顯出濃濃的土豪味道。

位於堡內中心位置的範宅內熱鬧無比,今天是範家老爺子範明六十壽辰,前來祝賀的大小商賈絡繹不絕,甚至還有一些蒙古部落派來的使者,這都是靠了範家長子範永鬥多年來積攢下的人脈,範永鬥為人豪爽仗義,與他有生意往來的各色人等,都對他的信義和出色的生意頭腦敬佩無比。

早在宣德初年,範氏就在張家口和蒙古地區做生意,歷經七代,雖然也頗有積蓄,但在張家口堡算不得頂尖的商家,直到範永鬥接手範家生意以後,不到十年功夫,範家生意越做越大,涵蓋的範圍越來越廣,從當初的茶葉、瓷器為主,擴展到糧食,藥材、布匹、綢緞、毛皮等等,就連朝廷禁止的鐵器,範家也在偷偷販賣,範家的家產十年之間翻了數倍,真金白銀就是硬道理,現在範永鬥不僅是範家的掌門人,甚至隱隱成為張家口堡商界的領袖。

範宅今日大門大開,意氣風發的範永鬥正站在台階上迎客,一張平凡樸實的臉上滿滿的都是笑意,與接踵而至的來賓見禮寒暄著,大門內擺著長長的桌案,範家數名識字的掌櫃站在桌後,接過前來賀喜的賓客手中的禮單,大聲宣唱來賓姓名,賀喜禮品種類數量等,宣唱完畢後,禮單上的物品則由腳夫挑著擔子,在範府下人的引領下,從側門直接擔到庫房。

小商人的禮物大都是不值錢的物品,如綢緞布匹茶葉筆墨等物,但禮輕情意重,況且範家不差這點東西,要的是人氣,只要客人來到,哪怕是空手,也會受到熱情的款待,範府的家風就是如此,低調樸實,熱情好客。

一些大商人送的禮物可就不一樣了,有的知道老爺子信佛,出手就是一尊金佛,是內地的能工巧匠精心鑄造的,有的也送佛像,是白玉雕成的觀音大士,面部神態表情栩栩如生,也是價值不菲,有的送上美婢,關系密切的直接用銀子賀喜,比如巨商王登庫等人,賀禮就是五千兩白銀。

近午時分,賓客基本到齊了,範永鬥吩咐開宴,範府的丫鬟仆從端著佳肴美酒,流水般穿梭於各個擺著席面的院落之間,隨著美酒佳肴的下肚,整個範府喧鬧無比,或相熟或陌生的商人們坐在一桌,一邊吃喝一邊互相打聽生意上的消息,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大家都借著這個場合盡量多結交一些朋友,多打聽一些消息,一條在別人口中不起眼的消息,說不定就會轉變成或大或小的商機。

範府花廳的正席上,坐著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梁家賓、田生蘭、翟堂、黃永發等七名赫赫有名的巨商,範永鬥在主位相陪,範明老爺子敬了一杯酒後,借口身體疲乏後去了內宅,把主位讓給了大兒子。

黃花梨打造的八仙桌上擺滿了各種涼熱佳肴,範府為了籌備此次壽宴,除了自家的廚師外,還專門從宣府、大同最有名的酒樓請來了最好的廚師,以便給來賓提供精致的美食。

範永鬥端起酒杯,滿面春風的道:“今天各位兄長賢弟能親自到場,給我爹祝壽,我範永鬥心裏熱乎乎的,我們兄弟交往多年,不管是生意上還是人情上,都是互相幫襯著,難得今日大夥能湊到一起,我敬諸位一杯,我先幹了!”,說罷,一揚脖子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然後將杯口朝下,示意杯中酒確實喝幹,這是表示對客人的一種尊重。

其余其人紛紛端起酒杯喝了一杯,範永鬥招呼道:“來來來,大家動筷子,嘗嘗宣府狀元樓大廚的手藝如何!”

眾人紛紛拿起筷子,吃口菜壓壓酒意,對於這些豪商來說,什麽樣的美酒佳肴沒有吃過?所以各人略略品嘗一番就放下了筷子。

和範永鬥並肩坐著的是王登庫,八人中以他年紀最長,今年已過五旬,由於經營有道,也是家底最厚實的一個,他的生意以糧食為主,這幾年西北持續大旱,每石糧食漲到了三兩,王登庫靠著敏銳的嗅覺,早前幾年便屯下了大批糧食,這幾年一漲價,王家豪賺了大把的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