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能相見

手術室機械護士正在整理著器械,巡回護士一遍又一遍檢查著手術室內的情況,三位麻醉師已經做好了準備。

這一台手術對江州省人民醫院來說,已經屬於越級手術了,他們醫院還是第一次做這種等級的手術。

當然,對於全國好多家醫院來說都是第一次,也就京南市那邊做過一次,R國專家指導,手術雖然成功了,患者卻沒有活太長時間,充其量算是半成功,要不然這一例手術也算不上全國首例。

手術的地點是江州省人民醫院最大的手術室,手術室可以同時做兩台手術。

畢竟是省級三甲醫院,而且還是省直屬醫院,定點醫院,江州省人民醫院的財力是相當雄厚的,手術室的環境很不錯,設備配置也完全跟得上,比起西京醫院的手術室一點也不遑多讓。

這個時候,相對來說南方省份其實是要更發達一些的,江州省目前的經濟本就比秦州省強,接觸一些先進的東西也容易,甚至聯系一些國外的器械供應商也更容易。

國外的經銷商購東西也是看人看地方的,國內的發達地區,他們提供的東西就相對更高更先進一些,落後的地方提供的東西就相對落後一些,反正也沒人認識,在當地依舊是好東西。

國內的經濟發展,除了燕京等個別地方,本就是一直由南而北的模式,別說95年這個時候,哪怕是2000年以後,不少人也是把南方那邊一些淘汰的東西拿到北方,依舊很吃香。

商品,經營模式等等,甚至一些在南方省份倒閉的小公司換到北方省份,又能起死回生,再扛一陣子。

“環境還是差了點,依我說這樣的手術就應該在我們協和做。”

褚建林打量著手術室的環境,發表著個人看法。

蕭皓平看了一眼褚建林,笑著道:“褚主任,您這會兒說話就是平白得罪人了,手術都要開始了,不可能換地方,還平白得罪我們醫院。”

褚建林沒好氣的道:“我在乎嗎?”

蕭皓平:“……”

瑪德,紮心了。

褚建林作為協和醫院的科主任,還真不在乎得罪不得罪他們這種地方醫院,這就是協和的底氣啊。

蕭主任也想懟回去,奈何沒實力啊。

方樂在水池邊上搓著手,一邊站著肖聰隣。

“到時候摘除肝臟的時候就按照之前計算的來,一定要優先保證供體的安全。”

方樂一邊洗手,一邊慎重的給肖聰隣叮囑:“目前世界活體肝移植手術中,就有著供體死亡的例子,在肝移植手術中,供體的生命安全要優先保證,如果供體出現什麽危險,我們這些人都要承擔責任的,承擔很大的責任。”

“我知道。”

肖聰隣點了點頭。

“嗯。”

方樂點頭道:“患者那邊我們全力以赴,但是供體則是健康人,一旦出事,我們搞不好要承擔法律責任,最輕也會被吊銷行醫資格。”

方樂的這個說法並不是誇張,而是事實。

在重生前的那個時空,方樂就了解過,在肝移植過程中,患者死亡還好說,畢竟患者病情復雜,倘若供體死亡,患者家屬鬧騰起來,醫生被終身吊銷醫師資格證甚至吃官司都有可能。

目前國內開展的活體肝移植手術不多,京南那一次,這一次算是第二次,所以一些醫生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肝臟移植的風險,亦或者給自己帶來的風險。

截至目前為止,無論是劉長勝和西京醫院的醫生還是江州省醫院的醫生,所有人幾乎都沉浸在首例活體肝移植的喜悅當中,並沒有認識到風險所在。

活體肝移植,是肝外手術的一個分水嶺,從某種程度上講,活體肝移植手術的意義是很大的。

雖然方樂先學的是中醫,後學的外科手術,並不完全的贊成一刀切,但是在針對肝病晚末期患者的時候,常規治療和保守治療逆轉的概率很小

不可否認的是,有一些厲害的大國手確實有醫好肝腫瘤患者的先例,但是這樣的國手名家卻相當稀少。

即便是一些國手名家也都只是盡力,並不敢說自己有多大把握。

在這種情況下,肝癌末期患者能選擇的續命方式也就是肝移植,然而在活體肝移植之前,肝源一直都是供不應求的。

且不說實體肝源的弊端,就說數量,也是遠遠沒法滿足肝病患者的需求,而活體肝移植則給肝病患者了新的希望。

相對來說,活體肝移植供體大都在親屬之間,近親血緣匹配成功的概率很高。

但是同時,活體肝移植也增加了手術的難度,由原本的一台手術變成了兩台手術,由原本的一位患者變成了兩位,這種級別的手術在這個時代風險尤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