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窺視

“氣運金龍!?”

天州外,三道身影遠遠看著將整個天州覆蓋的氣運雲海,雲海上不但有天子、朝臣神像,更有一條長達千丈的氣運金龍,三人面色都有些難看。

“阿彌陀佛,不想時隔四千年,人間竟再度有運朝出世,而且只是九州一地,氣運竟如此濃郁。”無生有些感慨道:“本以為那大漢氣運已經頗重,但與這大明相比,便是我等三人在這大明與那大明天子交手,也難有勝算,兩位道友想要重建道統怕是不易。”

南華和道真二人沒有說話,只是皺眉打量著大明的氣運金龍,很難想象大明只是大陸一隅,就能有如此磅礴氣運,對方如何做到的?

道真皺眉道:“如今天下其余諸國便是聯手恐怕也非這大明對手!”

他們這幾日已經遍觀諸國,無論是北方以驍勇著稱的大光朝,還是如今新立不久,正值氣運鼎盛的大漢朝,與如今的大明朝相比都感覺是兩個時代,大明朝竟然建立起一個以陣法為主的修真文明,恐怕就是昔日一統大陸的大坤國不考慮高手的話,都未必打的贏這個大明朝。

“這天下萬物,興衰有道,既強取不成,何不順勢而為?”南華沉吟道:“兩位莫忘了,那昔日大坤是如何覆滅的?”

“南華道兄此言差矣,昔日大坤國國滅,內因雖有,但並非絕對,真正讓大坤滅亡的,是我等這百余高手聯手,即便如此,那最後一仗,百余一品只剩你我七人,而如今這大明朝倘若盡得天下之地,國運集於一身,只會比大帝當年更強。”無生搖頭道。

“一樣的,一品之上,道途已絕,長生之位有數,無論給誰,都是那個結果,陛下當年雖有布置,然成敗難料,我等壽元已盡,不如此,如今也只是冢中枯骨。”道真搖頭道:“盛極而衰,乃天理循環,大明因勢而起,勢盡自終。”

“但兩位道友可曾想過,我等是否還能再等八千載?”無生問出一個關鍵問題。

南華與道真聞言陷入了沉默,當年大坤國滅,說到底就是因為前路盡絕,眾多一品已達絕顛,卻發現根本不存在什麽飛升,一品壽元萬載,當年的一品大都是跟著女帝開國的,當時很多人已經是壽元將盡的狀態,甚至已經有人天人五衰,老死了,自然焦慮。

而帝天適時贈予女帝七位長生業位,而女帝為人道之主,只要人道不衰,她是能長生的。

看似是機緣,但七個長生業位,一百多人分,怎麽分都不夠,再加上國內也開始出現各種矛盾,任何一樣都是有解的,但諸多情況一起爆發,才最終導致大坤國覆滅。

“那道友之意,是要與之抗衡?”道真有些無奈道,他只是想重建道統,大明這麽強的氣運,頗有超越當年大坤之兆,這麽恐怖的氣運,只要那大明帝王不自己作死離開大明境內,他就是無敵的,就算他們三位一品聯手也很難奈何得了他。

他知道帝天將他們放回來應該就是為了讓他們收拾大明和大漢的,但眼下的情況,他實在不願再鬥一次運朝之主。

“氣運雖強,但也很弱,這人心從來不是恒定,至於說正面戰場之上,這大明武備雖強,卻也並非無敵,在下見過那大乾器械,陣法簡陋,做出來不難,唯一的問題,便是所需靈材。”無生嘆了口氣道,他也不知道大明朝哪兒來的這麽多煉器材料。

算不上好,但再差那也是靈材啊。

“道友欲助大漢?”南華心中一動,看向無生道。

“不錯,如今大明之外六國之中,唯有大漢已成功建立運朝,也唯有大漢未來可與大明相抗,不過此事不急!”無生看向二人笑道:“兩位道友,可知此番帝天老師為何願意放我等離開?”

南華看了他一眼道:“帝天無力同時鎮壓我等七人,或者說有其他事情讓他不得不放棄完全封印我七人,此事或與地道有關。”

“當年陛下似也在為地道布局,可惜……”道真嘆了口氣,沒有繼續說下去,說到底,他們當年做的事並不光彩。

“我有感覺,當年陛下若不碰地道,或許帝天也不會出手。”南華點了點頭道:“帝天真正在意的是地道,所以,道友想染指地道?”

無生聞言沉默了,染指地道,便是與帝天打對台,但若不做,他們將永遠受制於帝天,就算這次成功將大明覆滅,多半也是重回帝天的紫虛宮,受他封禁,成為他吸取人道氣運的工具。

“在下準備先去佛國,重立佛門正統。”無生嘆了口氣,他下不了這個決心。

“在下便去康國,挑選天命之人,先穩住眼下局勢再說。”南華沉聲道。

“在下去興朝,重建道統,收編興朝與越國道盟,至於那大漢……據我所知,大漢之主呂布原名為呂奉先,曾先事大乾宰相姜嵩,後事謝家,最後謝家勢弱又投了大明,因不得重用,才遠走武韓,最終竊國,此人性情反復,道友還需慎重。”道真看向無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