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到了,前面就是咱們茶廠。”

一道鐵大門上面,掛著大大的“七裏鄉逍遙茶廠”幾個大字,門口還有幾輛排隊的小貨車。倆人探出腦袋,“老鄉這是幹啥呢?”

正聚在一起打牌抽煙的男司機們,立馬警覺地看向她們,“你們也是來買茶的?那可不行,得排隊,咱們從昨晚就排到現在了,不能插隊啊。”

英子連忙說她們不是插隊,是聽說這裏有個茶廠,來看看的。

對方見她們說話也是石蘭省口音,這才沒阻攔她們的小轎車,還聊了幾句。

原來,自從逍遙茶的名號橫空出世之後,很多外地客商都來采購,可逍遙茶壓根流不到市面上去啊,因為當時給艾米治病的時候,很多人都看在眼裏,覺得連大富翁斯考特都滿城求著買的東西,肯定是好東西啊,很多做生意的、當領導的,想要送禮,就瞄上了逍遙茶。

想要走禮,龍國人潛意識裏都喜歡用煙酒糖茶,可現在大家日子普遍好過了,普通的煙酒糖茶還擺不上台面,太小眾的又沒名氣,倒是這種聲名在外卻難買到的東西,是最合適的。

每年都是剛開始采茶的時候,就有人來預定,茶廠壓根不需要任何的銷售業務員。而清音從一開始就打算走高端路線,茶葉都是小份精品包裝,不流出到市面上,大家愈發覺得它神奇,現在市面上已經把逍遙茶炒到很高的價位,尤其是春天的頭水茶,到了尾聲倒是有些便宜的散茶出售,而大家為了蹲守這點散茶也很不容易。

這兩年茶廠已經把方圓百公裏內的凡是生長著野生逍遙茶的山頭都給承包了,還開展選種種植,到處都是藥茶。而為了維持茶廠每年的正常運作,還對外招聘了很多村民來幫忙,基本每個村裏家庭條件最困難、幹活最勤快那十幾號人都在茶廠上班,每個月拿著不菲的工資。

這樣,七裏鄉的經濟怎麽可能發展不起來?

男人種藥,女人種茶,小孩不許輟學,老年人每年一度的免費體檢,這就是妥妥的好日子啊!

蘭花剛從車間出來,身上還穿著工作服,頭上戴著白帽子,頭發絲一根都不露出來,“你們怎麽就來了,還說過幾天進城找你們呢。”

她現在有了錢,也買上一輛面包車,自己開著進進出出,風風火火的,早就沒了當年的受氣小媳婦兒樣,清音和英子對視一眼,都笑起來。

真好,大家都在靠著自己努力,慢慢的變成更好的自己。

三人上辦公室,看了看最近兩個月的賬目,了解一下生產和銷售情況,茶廠現在的利潤已經完全超出清音最初的估計,要論利潤,是她手裏所有廠子裏最高的,帶給當地老百姓的變化也是最大的。

不過,她們當時就承諾過會把這裏面的部分利潤用在當地發展上,所以錢不錢的拿到多少也不重要,“按照咱們一開始說好的,明年就能給鄉裏資助,蓋上第二所希望小學,和一所高級完中。”

“那天遇到鄉長,還說這幾年七裏鄉的兒童失學率越來越低,現在已經是全縣九個鄉鎮裏最低的,基本達到了學齡兒童全在學校。”

清音點點頭,“對了,茶廠是不不是要做包裝,我那邊有一批準備畢業的福利院親少年,把他們安排進來,學點東西。”

當年孔家和金家一起資助的職業培訓學校,這幾年越辦越大,儼然成了整個石蘭省福利系統內最大的學校,而隨著一批又一批學到技術的孩子來到社會,大家不得不相信,殘疾人不是什麽都做不了,很多活計他們做起來比健全人更專注、更認真,也更服從指揮。

廠家得到了好員工,這些特殊兒童少年也得到了能養活自己的工作,甚至殘疾不嚴重的還能遇到心愛的人,組建一個小家庭,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不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人生嗎?

隨著就業率節節攀升,省內很多福利院兒童都以初中畢業之後能進入這幾所學校就讀為榮,清音平時也幫著解決就業問題,為的不是現在,而是將來。

“只有讓孩子們看到希望,看到學習真的能改變命運,他們才會真心接受教育,喜歡學習,這才是他們將來生存的立足之本。”

“是啊,健康兒童尚有父母親人為之鋪路,這些孩子只能靠自己。”英子感慨道。

想到自己無依無靠的大半生,蘭花心裏有點酸楚,也有點別的打算,“我正想說這事來著,我想啥時候抽空去福利院領養兩個孩子。”

“你婆婆和妯娌還是想逼你過繼侄子?”英子那小暴脾氣,頓時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看來是剛子給她們警告還不夠。”

蘭花搖頭,“謝謝你們的好意,警告她們能換來一時的安寧,卻不是永遠安寧,她們見逼我過繼不成,現在開始勸我再婚了你們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