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清音一愣,賣配方?

“清醫生先別忙著拒絕,可以先聽我把話說完。”

孟友德在屋裏踱步,“是這樣的,我們市六制藥廠跟其它制藥廠不一樣,我們的主營業務主要是動物用藥,雖然大體跟人的用藥差不多,但劑量和劑型略有差異,這幾年因為國外藥物研發飛速進展,我們生產的藥物多數卻效果不佳,都知道是技術落後的原因,但國外的技術,我們又學不到。”

這是事實,現在全世界都在對這個古老國家進行全方位封鎖,無論是資本主義陣營還是社會主義陣營,而生物醫藥技術更是重點封鎖領域,同樣是抗生素,國外已經研發到了第三代第四代,而龍國還在使用副作用大、成本高昂、效果不佳的第一代產品。

就這,還是當初花了老鼻子錢從國外醫藥公司買來的專利和技術!

外面的世界在日新月異,國內卻苦於無師可拜。“以前我也進入一個誤區,以為國外的都是好的,先進的,可這次清醫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為什麽咱們龍國人就一定要學別人的技術,我們明明自己就有好的技術。”

用了那麽多抗生素都沒效的豬瘟,一劑中藥下去就立竿見影,要說兩只豬是偶然,那麽小西村附近所有瘟豬喂了中藥後都一天天好起來,至今不僅恢復正常進食,連體重都穩步增加了,這還不是療效嗎?

其實老孟那樣中學西的人很多,一是對中醫無堅定信念,二也是環境所迫,國外先進的臨床技術和制藥工藝就像飛機大炮,暴風驟雨扣開大門,再加民國時期幾次廢止中醫的浪潮,讓更多的中醫人對自己所從事的領域失去信心。

中醫院校停辦,中醫院改成西醫院,報刊雜志都在一股腦宣傳西醫,大家也就選擇性忽視了中醫的作用。

其實誰都知道,中醫中藥能治動物病,老專家們不是傻子,可在這樣一邊倒的形勢下,所有人都下意識迷信西醫,選擇西醫,為自己所選的利益方站台。

老孟就是回家越想越愧疚,越想越後悔當時為什麽沒聲援清音,跟他一樣後悔的,孟友德相信還大有人在。

“真的對不住,我父親他很慚愧。”

清音再次說沒事。

孟友德這才說會剛才的話題,“我觀察了幾天豬瘟病情,又把清醫生的方子拿過去研究了好幾天,我父親請了他們所裏曾經教授中獸醫的同事,依然沒能破解出清醫生的配伍比例。”

當然,當時軍區找專家,都是下意識找的臨床方面的,那位中獸醫專家要是在場,或許就是不一樣的結果了。

“明明用的中藥就那幾味,咱們都耳熟能詳,可為什麽效果就是不一樣呢?家父說,中醫的方子,講究配伍,是這樣嗎?”

清音見他態度好,也倒是不介意跟他聊聊:“對,中藥的配伍和用量,才是不傳之秘。”

接著,她又舉例,“同樣的兩味藥,用量比例不一樣,效果卻能謬以千裏,不知您是否聽說過枳術丸和枳術湯?”

孟友德連忙點頭,“聽家父曾提起過,它倆其實是同一首方子,藥物組成一模一樣,只是劑型不同,一個丸劑,一個湯劑,對嗎?”

清音點點頭,又笑著搖頭,看來老孟專家是真的轉行太久,有些細節的中醫功已經忘了。

“在方劑名稱和藥物組成上,它倆確實可算同一首方劑,但在藥物用量來看,卻謬以千裏。”

清音隨手從桌上拿起兩支筆,“兩首方子裏頭都有枳實和白術,但當枳實用量倍於白術的時候,它叫枳術湯,功效更偏攻,治療的是氣滯水停水腫類疾病。可當白術用量倍於枳實時,它就變成了枳術丸,是個補方,治療的也是脾虛食積類疾病。”

一個攻,一個補,一個治水腫,一個治食積,就是絲毫不動中醫的人,也都知道,這完全就是謬以千裏!

孟友德看著她手中的兩支筆,深深地鞠了一躬,這個小女同志不僅臨床好,連中醫基礎理論都如此紮實!

簡單幾句話就把他一個外行都聽得明明白白,“中醫實在是博大精深,深不可測。”

清音又笑了,所以當時她雖然給瞿建軍留了方子,但用量就沒留給其他人,而是讓顧安每天騎車送過去,哪味藥用多少,就連瞿建軍都不知道。

她留的就是這手,回春錄裏的東西,那是瑰寶,瑰寶哪能隨便給別人?

沒想到,自己這一手,反倒給招來位財神爺。

“我也知道找您問配方是強人所難,但據我所知,目前全省已經有別的地方也發現了這種豬瘟,要是任由發展下去,今年或許咱們全省老百姓都沒肉吃。”

這年頭農民和養殖場能養出一頭豬多不容易啊,又是年中,每頭豬都半大不小的,死了那真是又可惜又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