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你喜歡那個年輕人?(第2/3頁)

說到這,他突然意識到什麽,皺眉看向宋煜:“你小子別給我挖坑啊!這件事可不能亂說。”

別看北趙已經滅亡多年,南趙也已建立十幾年,但當年被擄走的那批人……尤其是那兩位皇帝,當今陛下的父親和兄長,可都還活著呢!

中間還一度傳出北齊想把他們送回來,試圖通過這種方式擾亂南趙的消息。

後來也不知道為什麽最終沒有這麽做。

但關於北伐這件事,在南趙依然是個很禁忌的話題。

之前世子趙煥也曾提醒過盧修,讓他勸勸寒江節度使盧童,別整天喊著北伐。

即便是在私底下,一般人也不敢隨便討論。

這玩意兒傳出去可是容易掉腦袋的。

宋煜笑著道:“哪有給你挖坑,這裏就你我兄弟二人,我也是想要多了解一些王爺的脾性,免得回頭哪句話惹他不開心。”

張帆看了他一眼,道:“我總覺得你有些擔心過度,咱就開個武館,賺點辛苦錢,別想那麽多。即便真的吞並了其他那些中小武館,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場生意,你要實在不放心,我這倒是有個建議。”

“對別人來說很難,但對你來說,應該很簡單。”

宋煜看著他道:“你說。”

“世子對你極好,京城那邊,他也能聯系到內侍省大總管李朝恩。”

“回頭我們真能做大,就拿出一成收益,一半送去齊王府,另一半……送給李朝恩!”

“這邊有齊王府護著,不會有問題;京城那邊有李總管替咱們說話,更是沒有問題。”

“但前提得是我們真能做起來,否則一點小錢,人家都未必看上眼。”

這番話一出,宋煜頓時忍不住高看張帆一眼,心說這貨眼界可以啊,還真別說,如果真的同時搭上這兩條線,確實算得上是雙保險。

“你到時候也別舍不得這筆錢,生意做大了,總要懂得取舍……”張帆以為宋煜不願意,苦口婆心勸說起來。

“我沒舍不得錢,我在想……世子好像跟我提過一嘴,那位京城的大總管,跟齊王之間,好像有些不睦,你確定……能通過世子聯系那邊?”

張帆並不清楚他跟蕭晴之間的關系,也算歪打正著,對宋煜來說,這個建議確實有可行性,不過卻得把這件事掰扯清楚。

“你說那種不睦……我這江湖人都懂,你怎麽會不明白?”張帆笑著搖搖頭,道:“一個鎮守邊疆的親王,一個權傾朝野的大宦官,他們能和睦嗎?敢和睦嗎?回頭你盡管跟世子提這件事,看看他怎麽說就完了,再說,睦不睦的,誰會和錢過不去?”

這貨確實聰明,眼界也不差。

……

張帆走後,宋煜依然在琢磨齊王這個人。

首先他相信齊王對皇帝是忠心的。

否則就像張帆說的那樣,當年聲望如日中天時,完全可以自己上位。

但這麽多年過去,皇帝無心進取,百姓安居樂業,南趙國從上到下,沒人願意再燃戰火。

倘若齊王內心深處,依然藏著一個北伐夢,那他會不會後悔當年的決定呢?

人,是會變的!

天知道當年皇帝為了上位,有沒有在私底下承諾過弟弟什麽。

比如說支持北伐,完全收回失地?

萬一說過呢。

那天晚上他悄然離開的時候,聽見水大娘子招呼那四個監妖司高手幫忙,言語之間似乎很熟稔,監妖司是李朝恩的地盤……

掛在齊王府名下的翠芳樓,樓主卻是李朝恩的人?

這是否意味著皇帝其實並沒有張帆和蕭晴以及很多人認為的那樣……特別放心這個弟弟?

所謂的走過場,真的就只是走過場?

如果他真放心齊王,又何必派人過來……誰敢胡說八道,當面斥責回去,齊王心裏是不是也會更好受一點?

如果齊王也清楚,自己當年拼死守護,浴血奮戰推上位的兄長,不僅不思進取,抗拒北伐收復失地,還讓李朝恩的人來寒江監視他……甚至“光明正大”地放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那他心裏……又會怎麽想?

這些看起來不應該由他這個“草民”思考的問題,因為思維方式完全不同於這個時代的緣故,宋煜想的很多。

他只想開開心心地賺銀子,快快樂樂的修行。

面對任何可能發生的危險,從來都只有一個態度——能躲多遠躲多遠。

實在躲不開,也要想盡一切辦法將這些未知的風險規避掉。

“如果我把雲海武館總部搬到京城去……再通過李朝恩,跟朝廷簽署一個人才輸送協議,這樣會不會好些?”

“再怎麽重文輕武,武人在這時代也是不可或缺的。”

“監妖司,各部的安保,那些豪紳貴族家裏的護院……武館只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就像書院。聚是一團火,看著聲勢浩大,可散開就是滿天星,都為各自前途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