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無題

大中午的,早餐才正式發放。

依舊是粗糲的飯食和黑鹽……

橋吃的津津有味,可惜,每個人能吃的份量是有限的,不然橋肯定要大碗幹飯。

吃完飯,狂喜的情緒一直在橋的胸口持續不斷,越到這個時候橋心裏就越發沒來由的忐忑。

茫然無措的隨大流的聽從官吏的安排。

收拾行禮,領路費和歸家的口糧。

大秦的官道乃至於鄉裏,沿途之間都有驛站,除了人跡罕至之地,基本上不需要埋鍋造飯。

驛站那邊是會提供熱水服務和食物加工服務,如果有爵位的話還免費供應飯菜。

是的,根據爵位等級免費供應。

當然,不更之下不要考慮白嫖官方夥食費了,休息的時候也不要考慮私人單間,都是大通鋪外加熱水服務。

私人單間和官方夥食最低供應爵位標準都是大夫起步。

爵位本就是人的分級制度罷了,只不過秦國在這方面做的更加徹底。

在秦朝,爵位越高優待就越多,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寫在律法之中的特殊待遇,不光是能夠用爵位抵消罪責,生活的各種方面,包括衣食住行生活起居,都有一套標準對應。

主打的就是通過律法人為劃定詳細的階級分級,而正是因為秦國的分級制度做的徹底執行的到位,人於人之間爵位不同鴻溝也就越大。

還是那句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一切,都是為了激發人的向上之心,從生活的各方各面。

沒有爵位的個體戶,基本上就是艱難求生……

一遇天災人禍頃刻之間就要破產,秦國還是奴隸制國家,個體戶破產了也不會浪費勞動力,官奴隸了解一下?

沒有足夠多的奴隸,又如何供應的了這麽清晰爵位分級制度?

故而失去了壯勞力且沒有一點爵位的家庭,基本上用不了幾年就會自然而然的淪為官奴隸。

還是那句話,秦朝從來不介意奴隸通過軍功爵制度重新贖身,不光能贖自己的身,還能贖家人的身,一級爵位贖一個人,實實在在明碼標價,立功立贖。

而且秦朝的官奴隸其實是有一定的人權的。

比如已經成婚的,哪怕其中有人成了奴隸他的婚姻也依舊受到律法保護,哪怕淪為奴隸官府或者個人也沒有資格為其重新安排婚姻,當然,特殊情況例外。

同時,還是那句話,立功立贖。

不管這個奴隸被分配給了誰,哪怕是分配給了當今皇子,家人立功,即刻贖身,誰都不能阻攔和幹預。

而立功只有兩條路,善耕,多交稅,或者戰場上奮勇殺敵。

本質上就是不惜一切代價讓人為了耕種和戰爭而努力。

尤其是那種家中一部分人成了奴隸,但是壯勞力卻還沒有淪為奴隸的家庭,他們的家人一般也會被安排一些比較輕的活計,同時就算賞賜發配,也不會離得太遠,為的就是方便贖身。

另外,錢只能購買奴隸,不能贖為庶人。

秦朝的只要是記錄在冊的奴籍,只能通過爵位來換取對方成為自由人。

還有一點,秦朝一級爵位的賞賜也是明碼標價,賞隸臣妾一人,宅一處,歲俸五十石,田一頃(五十市畝。)

基本上每升一級爵就在這個基礎上依次疊加。

所以客觀的說,用一級爵位的功勛選擇贖一個奴隸為自由人,是賠本買賣,而且賠的很多。

橋算是幸運的,在離去的這段時間,失去了一個壯勞力的情況下,一家人拼命操勞,暫時沒有人淪為奴隸。

總之,懷揣著迷茫和忐忑,橋回望了一眼自己曾經生活了許久的地方,看著催促著役夫趕緊滾蛋的官吏,猶豫許久終於大著膽子低著腦袋開口。

“大人……下次再征,是甚麽時候?”

橋本來想問的是這次回去後是不是就不征了,但是話到嘴邊,橋還是換了個高情商的說法。

“鬼知曉?”官吏聞聲面面相覷而笑。

征役這種事情是義務,沒啥事可能幾十年都不征也說不定,連年戰亂,你就是三皇五帝轉世,該征的役也少不了。

戰爭頻發工程龐大的情況下,不是上來一個道德聖人一般的君王就可以避免勞民傷財的。

家都要沒了,還在那猥瑣發育與民休息麽?

至於秦國什麽時候征役官吏更是不敢肯定了。

不過官吏的消息渠道自然是更廣的,役夫視趙泗為好官,官吏更是視趙泗為神人。

這事就離譜,趙泗覺得大秦的徭役和賦稅太重了,朝堂上勸了勸,結果就成了?

雖然趙泗說的大義凜然看起來不懼生死。

但始皇帝又不是沒砍過人,上一個跟始皇帝提這個的還打算死諫呢,墳頭草都三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