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始皇帝眼中,趙泗開了美顏!

始皇帝並非對趙泗所說的普及教育不感興趣。

大秦目前的問題很多,一統天下以後基層吏員執行力不足就是其中之一。

始皇帝很欣慰趙泗能夠看出目前的問題所在,但是眼下的大秦同時進行的事情太多,尤其是在新糧尚未完全普及推廣地方之前,做的事情太多,好事也有可能變成壞事。

行國事,沒有好壞之分,也不可能有滿足所有人利益的政策。

但凡行事,必有矛盾,眼下大秦的矛盾已經夠多了,始皇帝清楚,現在的大秦正如烈火烹油。

作為極限微操大師,始皇帝知道趙泗口中的普及教育拉攏寒門士子的事情要做,但絕不是現在。

他要做的是讓帝國處於極限,保持高速運轉,而非矛盾炸裂開來以至於帝國停擺。

“新糧還尚未普及地方……”始皇帝看向趙泗微微點頭。

趙泗微微點頭,心中略微了然為何始皇帝現在不太感冒,並非始皇帝看不出其中好處,而是大秦眼下底蘊不夠,沒有余力再去辦多余的事情,秦始皇時期,大秦同時進行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多到,完全處於極限,超高速建設著一切,溝通天下四方,統一文字習俗……始皇帝只用了廖廖二三十年,就將這些事情辦了大多半。

“不過,這些東西都要弄出來。”始皇帝沉吟片刻開口道。

“既然如此,將藍田大營匠人抽調至郎中令,你可另從少府抽調工匠,以為所用。”始皇帝開口,對造紙術和印刷術表示了高度支持。

雖然現在不做,不代表以後不做。

大秦的吏員執行力不足的問題,始皇帝怎麽可能不想解決?

“既然如此,臣可否討些爵位賞賜。”趙泗笑著開口。

“哦?”始皇帝臉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事情還沒辦好,就討賞,可非人臣所為啊……

不過出奇的,始皇帝居然並沒有對趙泗這種近乎於出格的要求表示不滿,只是靜靜的看著趙泗,等待著趙泗的解釋。

趙泗這個小子,能力不足,不能主導實施一個政策,卻能夠提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建議,有時候甚至能夠讓始皇帝都茅塞頓開。

為人方面,雖常有冒失之舉,但是進退有度,不會冒冒失失到觸犯他人底線……

連始皇帝自己都未曾發現,現在的趙泗在他眼裏都已經多了一層濾鏡,就像在始皇帝眼中,趙泗開了美顏一般……很顯然,始皇帝不相信趙泗會幹出來這麽沒腦子的事情。

哪怕是王翦行軍途中屢次要賞,本質上也是為了汙名化自己,君臣二人心照不宣,始皇帝壓根沒把趙泗往壞處想。

“是這樣的,臣所求爵位賞賜,並非其他,而是用作賞賜。”趙泗開口說道。

“眼下大秦,雖有工匠賞賜之制,但是太過於模糊,而且最高不能超過不更,臣以為不妥。”趙泗開口。

秦國是有發明創作獎勵的,譬如說有的農人改進了耕種的方法,能夠提高糧食產量,就會送到縣府討論,以作賞賜。

有的工匠能夠做出來提高效率的工具,也會得到獎勵賞賜。

只是一來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二來則是賞賜界定太過於模糊,而且有最高上限。

最高只能賞賜到不更爵位,也就是說,不能完成不更到大夫的進階賞賜,不更以上,不作賞賜。

這個律法是由商君親自制定,提出給予工匠農耕善者獎勵是為了發揮匠人和農戶的主觀能動性,提升糧食產量,提升工具之利。

不給太多,上限不更,是因為秦國乃耕戰之國,過了不更就是大夫,大夫爵位已經可以於戰場上成為小將,為官也可以主政一處。

這是硬性規定,這個時候的官爵體系是相輔相成的,必須要有真刀實槍的功勛才能為將或者為政。

哪怕是宗室子弟都得入陣,否則宗廟那邊是不給開俸祿的。

若是發明創作的獎勵沒有上限,就怕會出現有人為了不上戰場躲在家裏另辟蹊徑刷功勞,可以不從小吏做起,不從戰場士卒做起。

這就違背了法家猛將起於行伍,宰相起於州部的初衷了。

要知道大貴族在這個時代,家中都是自成體系,圈養的匠人不知幾何……給他們放開刷爵位的口子,就會出現秦軍的將領,大秦的縣官,沒有任何基層工作經驗,直接走馬上任的現象。

這也就是為何秦國是唯一擁有明確的發明創作激勵計劃,卻沒有能夠推動科技大跨步式發展的主要原因。

國情在此,獎勵太少。

但是作為戰國時期唯一一個將發明創作獎勵作為明確規章制度且能夠執行到位的國家,秦工匠之事,又遠勝於六國。

這也是為什麽趙泗弄出來了制鹽術和馬蹄鐵,但是爵位卻並沒有得到很明顯增幅的根本原因,到了趙泗這個地步,手上弄出來的發明只能夠作為政績納入始皇帝的衡量考慮,而不能作為直接功勞兌換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