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始皇動容,大秦的長生藥!

皇宮之中,年過七十的騶奉和始皇帝相對而坐。

始皇帝一言不發,騶奉則弓著身子盯著案幾之上的海圖和世界地圖。

騶奉,鄒衍的嫡系子孫,陰陽家的當代代表人物,曾經為大秦定天命的風雲人物。

大九州說,五德終始說的推廣者。

同時,也是一名觀星師。

於齊地,騶奉門生眾多,名聲不菲,雖已退隱,但為秦正天命而怒斥百家的雄風依舊恍然如昨。

此刻,這樣一位說的上是聲名赫赫的老人,看著案幾之上的海圖和世界地圖,卻激動的手指顫抖。

“對上了!對上了!”

鄒衍故去已久,大九州說究竟是鄒衍的猜想,還是鄒衍的推算已經不可考證,但是陰陽家弟子無疑已經將大九州說奉為圭臯,是陰陽家弟子,乃至於大部分齊地貴族百姓認知世界的一種學說。

齊地靠海,這裏天然擁有大九州說流行的土壤。

可惜,目前主流依舊是九州說,哪怕有始皇帝為大九州說站隊亦是如此。

眼下看著趙泗畫下的略顯潦草的世界地圖,九州之名一個一個閃過。

神州、戎洲、陽洲、翼洲、合洲、柱洲、玄洲、迎洲、薄洲。

鄒衍的大九州說一直是陰陽家弟子傳人認知世界的方式,自鄒衍以後每一代弟子都在對大九州說進行補充。

其中不乏借鑒古書古籍,遊蕩天地,可惜,天地四極,哪有那麽容易輕易踏出。

世界地圖並非九州,趙泗畫的是標準世界地圖,但是鄒衍還是先入為主的代入大九州說,按照大九州說的描述一一對照。

“陛下!此處乃神州!”鄒奉指向整個中華文化圈包括青藏高原以及西伯利亞之地。

“此地,該是戎州!”鄒奉指向東南亞以及大洋洲。

“這裏是陽州。”這次指的是印度次大陸。

“這裏是翼州!”騶奉指向中亞地區。

“此乃合州!”騶奉手指指向非洲。

“這裏是柱州!”騶奉指向歐洲。

“此處是玄州!”這裏指的是北美地區。

“此處是迎州!”騶奉指向中南美地區。

“此處,該是薄州!”騶奉指向南極!

其實世界地圖的的真實地貌劃分和陰陽家的大九州說有很大的出入,但是這並不重要。

大九州說的理論本就是猜想大過實際,其核心是以已經應驗的小的事物,來推理大的事物。

這才是陰陽家核心的方法論。

故而有出入並不要緊,只要證明了四極之外,亦有廣袤的沃土,就能夠證明大九州說的正確性了。

始皇帝微微沉吟點頭,還未開口,騶奉又再次迫不及待的開口:“陛下,可否讓臣同趙泗見上一見!”

騶奉雖然心中激動,但是不可能聽信趙泗一人之言,大九州究竟如何,還得陰陽家的弟子們切身實際的去走上一趟才靠譜。

趙泗作為海外歸秦的主導者,船員們的領袖,是騶奉需要爭取的核心對象。

是的,騶奉不僅打算上書開海,還打算把這次歸來的一幹船員再次騙走,尤其是趙泗!

趙泗是核心人物,有過領導海上航行的經歷,親身跨越天地四極踏足海外,這放在整個大秦都是蠍子拉粑粑獨一份。

趙泗他肯定想要,最好還能夠順便推廣一下陰陽家的學說,最好能把包括趙泗乃至於所有船員全部吸納進入陰陽家。

始皇帝當然清楚騶奉的想法,但始皇帝並不打算讓趙泗繼續出海,他打算把這次出海的主導權交給陰陽家而不是趙泗,趙泗他打算留在鹹陽另為他用。

不過騶奉的請求僅僅是見上一面,趙泗的去留取決於始皇帝,剛想答應,卻看到蒙毅一臉喜色的來到宮門之前急匆匆的躬身行禮。

“陛下!藍田急奏!”蒙毅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春風得意。

“紅薯,土豆,玉米,三種新糧皆已長成!”

始皇帝微微叩動的食指停下。

“產量如何?”聲音很平靜,始皇帝的神色都帶著隨意,但卻擲地有聲。

“已經拔了一些,粗略估計,紅薯畝產四五千斤上下,土豆畝產一兩千斤上下,玉米三百斤上下。”盡管已經提前看過奏折,但是蒙毅開口匯報的時候依舊覺得很不真實,甚至於在過來之前他還特意派人快馬加鞭去藍田詢問是否寫差了數據。

得出的結果是確認無誤,順帶還有摘下來的送來的紅薯土豆玉米的樣種。

“嗯……”始皇帝,原本準備好的腹稿被這驚人的產量打斷,以至於手指都略微僵硬,盡管他已經經歷了無數次的大風大浪,但是驟然聽聞這個消息帶給他的震驚,依舊無與倫比。

“陛下請看,這是新產的樣種!”

蒙毅從懷中取出兩個拳頭大的紅薯和拳頭大的土豆,以及黃澄澄足有小臂粗細顆粒飽滿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