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洛州、陜州都屬於北方的州府, 兩地的失守意味著大燕北地也逐漸開始淪陷,這對朝廷而言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

尤其是兩地竟是地方官員主動投敵,裏應外合, 讓對方沒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兩州, 這事再度刺激到了嘉衡帝敏感的神經,讓他對底下的臣子更加不信任了。

這次他連朝臣都沒召見,直接粗暴地下了一道聖旨:即日起兩個月內, 凡是六品以上的地方官員、將領,都需將父母、兒子送入京城為質, 違令者, 以謀逆論處。

文臣家眷入京由吏部負責, 武將則由兵部負責,若兩月之期未能達成,唯兩部尚書是問。

這消息一出,滿京嘩然。

虞文淵和戈簫兩人更是頭大不已,這絕對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 稍有不慎就會得罪人,而且萬一在這個過程中,有大臣或是將領一氣之下直接投敵, 皇帝肯定會怪罪到他們頭上。

虞文淵和戈簫都知道這是個餿主意, 無奈兩人找了好些個大臣,一同進宮想勸嘉衡帝不要如此激進, 可嘉衡帝直接不露面。

見不到皇帝, 時間緊迫, 兩人商議了一番, 只能快速展開行動,打下面的人一個措手不及, 不給他們反應的時間,這樣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有官員或是將領提前投敵。

兩人上書嘉衡帝,要了一批禁軍來辦這事。

四月,幾千名禁軍分批出城,直接去各地將地方官員、將領的家眷接入京城。

與此同時,戈簫還派人送了密信給各軍主帥,陳明利弊,讓他們留意下面的將領,防止軍隊嘩變。

這事對禁軍的影響最小,因為禁軍中的將領,大多都在京城安了家,祖輩都是京城人氏。

楚家軍中也有一批將領家在京城,對這部分人沒什麽影響,但其他籍貫不是京城的將領心裏就不舒服了,只是礙於朝廷的威嚴他們也只能忍著。

而西北軍的中下級將領幾乎都出自地方,很多這輩子都沒去過京城,家眷自也不在京中,現在人就這麽被帶走了,他們心裏的不滿可想而知。

賈長明早在接到洛州、陜州陷落時就預料到了這一遭。

未免派出去的兩萬人一怒之下直接投敵,他趕緊趁著朝廷的諭令還沒下將人召集了回來。

好在他反應及時,沒出什麽岔子,順利將兩萬大軍召了回來。

但為防止朝廷聖旨下達後底下的將領不滿,他提前將營指揮使以上的將領召集了起來,開始忽悠:“現亂軍肆虐,多地不穩,皇上為免除我們的後顧之憂,可能會將我們的家人接入京城保護起來。京城固若金湯,最是安全不過,希望諸位能夠理解,不要中了亂臣賊子的挑撥!”

這話說得好像挺有道理的,但能在戰場上活下來,還做上將領的,沒幾個是傻的。

他說得再好聽也改變不了皇帝不信任他們,將他們的家眷接入京城為人質的事實。

對此,賈長明早有安排。

二軍三四營的指揮使周勤立即跳出來應和他:“皇上聖明,沒有忘記我等,如此一來,我們便沒有了後顧之憂,可安心奮勇殺敵。將軍,你不必多言,我等絕不會中了慶川逆賊的奸計,誰知道那信後面的是人是鬼?搞不好當初被俘的同袍早都慶川害死了,慶川軍故意打著他們的名頭擾亂我軍心。”

“末將心裏現在只有一個念頭,精忠報國,收復失地,以報聖恩,請將軍允許末將帶兵出戰,收復洛州等地,還天下太平!”

說到最後直接跪了下來請命。

賈長明連忙彎腰扶起他:“周指揮使,你能理解朝廷的一片苦心,非常讓我欣慰。諸位將軍要向周指揮使學習,只要平了亂,我等就可回京永享榮華富貴!朝廷不會忘記你們,皇上不會忘記你,我,賈長明也不會忘記諸位的功勞。”

“賈將軍,我們一路同生共死,你不必說了,末將誓死追隨將軍。”周勤再度表忠心。

調都被他們倆定了,其他將領對視一眼,知道無力反抗,也只能說幾句場面上的話應和。

一場無形的危機總算是被賈長明消弭於無形中了。

但賈長明並不敢掉以輕心,他展開了對軍中的徹查,以防有細作潛入西北軍,又加強了對祿州城進出人員的限制,以提防慶川軍的滲透和輿論戰,凡是生面孔走在祿州城的街道上,都可能遭到盤問和審查。

他這邊嚴陣以待,甄衛那邊很平靜,不受聖旨影響,甄衛再次對賈長明發出了攻打洛州的邀請。

賈長明紋絲不動,林欽懷的大軍還在山平縣,去年被他打退的韓子坤還在吳州虎視眈眈,這時候他帶著大軍跑去攻打洛州,後方空虛下來,豈不是給機會讓亂軍抄他的老巢?

到時候不管有沒有打沒打下洛州,他都是失職,免不了要被上頭責罰,他傻了才會這麽沖動,去幹鐵定要虧本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