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 052 大哥,我們來了

“買糧?陳大人,現在即將過年,肯定沒什麽糧鋪開門,這得等過完年後去了。而且過完年,正逢青黃不接之時,糧價會比較高,大人若是想囤糧,不若等到來年秋天,秋收後那段時間糧價會比較便宜。”夏喜民好心地說。

春天的糧食通常是一年中最貴的,災荒年除外,這不能以常理論之。

陳雲州扯了扯嘴角,也就最近要過年,而且天氣太糟糕,夏喜民才沒收到消息,但過陣子他肯定會知道。

自己委托他幫忙,這消息也沒必要瞞著他。

陳雲州將楊柏川的信遞了過去:“夏員外看吧。”

夏喜民看完後臉色劇變,立即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原來如此,早前聽說江南今年下大雨,有些百姓落草為寇,卻不知如此嚴重。大人深謀遠慮,在下這就去安排。多謝大人告知,年後在下不能讓商隊去江南了。”

他很慶幸,天氣轉冷後,商隊只在附近幾個州縣轉了轉,沒有去北方和江南,不然他們這商隊連人帶貨都要折在江南。

陳雲州點點頭:“此事有勞夏員外了,多貴的價格都沒關系,糧食這種東西有備無患。不過此事暫時還未傳開,未免引起恐慌,夏員外莫將此事傳了出去,讓百姓安安穩穩過個年吧。”

普通人知道這事,怕是年都過不好了。

可他們知道又有什麽用呢?還是只能聽天由命。

“在下明白,大人放心。”夏喜民鄭重點頭。

回去之後,他也悄悄購入了一批糧食做不時之需。

送走夏喜民,鄭深對陳雲州說:“大人,我派人去京城問問是什麽情況,你也不必擔心,江南距咱們慶川有上千裏,應該不會波及到咱們。”

這只是理想狀況,但若朝廷沒法平息江南的動亂呢?

陳雲州沒鄭深這麽樂觀,但還是勉強笑了笑說:“這或許就是偏安一隅的好處吧,打聽消息的事就麻煩鄭叔了。”

雖然他們還很弱小,左右不了大局。

可也需要清楚當前的局勢,才能做出有利的判斷和決策。

鄭深點頭笑道:“此事就交給我吧。”

陳雲州點頭。

等鄭深出去後,他一個人窩在書房中思考一個問題,他能做什麽?

慶川還有哪些短板需要彌補?

思來想去,慶川最缺的就是武力值,若是這場動亂不幸蔓延到慶川,他能不能帶領慶川百姓在動蕩中立足,守護好自己的家園?

陳雲州心裏沒底。

所以這個年,他也沒閑著,一直在翻閱各種兵書、史書,思考應對之策。

練兵?除非他想造反,不然這事捅到朝廷,慶川官員大部分都得掉腦袋。

而且練兵消耗太大了,每個人每天的飲食,武器裝備等等,這些加起來可是個天文數字,慶川雖然比過去好了一點,但底子還是太薄了,消耗不起。

還是先觀望觀望吧,萬一朝廷很快就平息了江南的動亂呢?

練兵不能做,但有一件事可以準備起來。

過完年,趁著還沒春耕,陳雲州迅速發布了一道命令下去:征集青壯年修補城墻,每人一天一斤糧食,全憑自願,慶川府轄下百姓都可參加。

慶川城的城墻已建了好幾百年,這期間雖也經過一些修補,可到底還是歷經歲月和風霜侵蝕, 有很多地方的磚塊掉落,出現了裂縫或是缺口。

平時這點小問題對厚實巍峨的城墻來說不算什麽,但若是戰爭起,興許這就會成為敵人的突破點,所以修城墻迫在眉睫。

而水泥成為修築城墻的重要粘合劑派上了用場,城墻表面都被塗抹上了一層水泥,抹得特別平,曬幹之後,表面會很光滑,增加攀爬的難度。

繞慶川城一圈城墻有好幾十公裏,這是個浩大的工程,數萬百姓夜以繼日,也用了兩個月才將城墻修補完成。

這時已到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又一年春耕到來。

與此同時,鄭深的朋友也回信了,詳細地給他們講了江南這場動亂的緣由和當前的局勢。

去年八月,正逢秋收之際,江南突發暴雨,傾盆大雨下了五天五夜,江河泛濫,湖水漫灌,無數的房屋被沖毀,一些地勢較低,又臨水不遠的城鎮也被大水淹沒,繁華的江南瞬間化為了一片汪洋沼澤。

無數百姓只好坐著木桶、木船、木頭逃生。

八天後,水位才逐漸下降,半個月後,大水終於退去,留下了滿地狼藉,即將收割的水稻、大豆等作物盡數被沖走,到處都是淤泥,沼澤。

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的百姓回到家鄉,看到的遍地是淤泥、沖毀的樹木,還有人和動物的屍體,發現他們的家早就沒了,回來也無家可歸,無物可吃,甚至連野草都找不到,只有比較高大的樹皮樹葉可以充饑。

而且暴雨過後又迎來了一段時間的高溫天氣,屍體腐爛發臭,蚊蟲滋生,也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