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在來到EVO之前,紀冠城對觀雲的理解並不太復雜。

大部分AI的學習源自於文字或者圖像,人腦可以把看到的任意表現形式的信息用其他形式再次表達出來,但AI不是生物腦,模擬人腦的工作方式是非常復雜的過程。而前兩代觀雲在產品端擺脫了與用戶之間傳統的文字信息傳遞,交互方式變得多元起來。

但這當中始終存在的壁壘在於人類對AI思維的開發只能基於自己的大腦。已知人尚且不能完全洞察自己,那麽在如此“模糊”概念上所設計出來的產物是無法突破人的能力的。

就好比機器無法生產出比自己更高級更精密的機器,人也想不到十維空間到底是什麽樣,因為自己所處的維度實在是太低了。

紀冠城懷揣著對未來世界的憧憬來到了EVO,但是他能接觸到的工作內容不算深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觀雲在用戶側產品上的表現將會是一個全景式AI,可以在任何設備或平台上使用,支持多種語言,對話流暢,可以調度與自己有關的任何產品,隨著與用戶的深度接觸,觀雲會進行自我叠代,培養出不用的性格和工作模式。

個性化是它最大的特點。

怪不得EVO會鼓勵員工們去訓練個人AI,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已經被篩選過很多輪的優質樣本確實為他們的母體提供了更有效的學習數據。

紀冠城總覺得事情遠不止這麽簡單,那些最終體現在具體產品上的功能都是最末端的,這兒這些設計是大多數人可以設想的,觀雲只是能做到最好。

他見過觀雲一部分真實的“神經網絡”,那種精密復雜的設計是他連想象都做不到的。自那之後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研究和實驗若是領先實際十個版本的話,那欒彰想要拿觀雲做點什麽呢?

欒彰不是一個甘於現狀的人。

他心中隱隱有一個答案,直到來到第五實驗室時,那個答案才真正得以印證。

實驗室在紀冠城工作樓層的下面三層,紀冠城隨陌生同事一路指引走到一面玻璃墻壁前,站在這裏可以看到裏面忙碌的景象。各色儀器和屏幕閃爍著數字與圖形,欒彰身立其中,與平時相同,又與平時不同。

他帶了一副無框眼鏡,眼鏡是特制的,一邊鏡片上有類似神經節點的圖案,可以對應在他面前的屏幕上。他身處海洋一般的數據之中,不見了以往那懶散的模樣,有時甚至會微微蹙起眉頭,專注認真得沒有一絲人的味道。

紀冠城卻覺這樣的欒彰很是新鮮,與“天才”二字是相稱的。

欒彰不經意回頭時看到了玻璃墻外的紀冠城,這才走過去開門,問紀冠城:“怎麽不叫我?”

“我看你好像在想事情。”紀冠城笑著比劃,“這裏好像另外一個世界啊,你們不會在這裏做什麽邪惡實驗吧?”

“你試試不就知道了?”

“啊?”

“你以為我叫你來幹什麽?”欒彰道,“小白鼠。”

十分鐘之後,紀冠城赤裸上身站在了一台跑步機上,他的前額、腦後、頸部、身體各個器官點都被貼上了電極片,有一根極細的針頭深入到了他的皮層之下。欒彰拿出那東西時候紀冠城有點忐忑,欒彰在自己的皮膚上演示了一番,告訴紀冠城這東西很安全,是得到臨床許可的,可以更準確地捕捉到大腦活動狀態,他們經常拿這個東西在自己身上玩。

紀冠城相信了欒彰的話,欒彰輕柔熟練地在他的後頸部操作,完成之時紀冠城差點連動都不會動了。

“我被控制了!”

“……我還沒啟動。”欒彰被紀冠城偶爾咋呼的一面感到無奈,“放松點,你又不是貓。疼嗎?”

“倒是沒有什麽其他感覺。這玩意會放電刺激我的大腦嗎?”

“你想要嗎?”

“不,我還沒有做好為科學獻身的準備。”紀冠城問,“我現在要做什麽?”

“你十公裏最快可以跑多久?”

“十公裏啊?三十五分鐘之內跑完沒問題。”

欒彰看了紀冠城一眼:“真的?”

“當然啊,我騙你幹嘛?”

“那你盡量跑,在這中間我會問你一些問題。”

這樣的實驗紀冠城做過很多,他當然知道人在運動時大腦會呈現出怎樣的反應。不過,想到之前在球場上訓練時自己大腦的活動清晰呈現在欒彰面前時,他產生了一種毫無遮蔽的羞恥感。

這太奇怪了。

他一直等著欒彰提問,當他跑到七公裏時欒彰都沒有說話,只是一直盯著圖像,紀冠城只好專注在跑步上,又過了一會兒,欒彰突然說:“看來你真的很喜歡跑步。”

“跑步在所有運動中獎勵機制是最明確的。”在三分多的配速下,紀冠城仍舊可以保持穩定的心率,說話也相對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