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祖宗

祖木顯世,博覽會的進度驟然加速。在一叢叢高低起伏的枝頭,四洲風格迥異的建築紛紛升起。四洲文明各自創造、研究的成果亦在“天演樹”展示。

九月匆匆而來,伴隨一陣禮炮、煙花的轟鳴,通天博覽會開幕了。

諸修往來,四瑞洲作為東萊的焦點可謂人聲鼎沸。

一位老者渡海而來,穿過喧鬧的人群,行走在“祖木”架起的一座座虹橋間。

“師兄,你看。這是西洲培育的並蒂蓮。相傳是一位書生為愛人……”

“還有還有,那邊那棵菩提樹好像是東萊館出品,贈送給西洲的禮物……”

四洲會館根據家族、宗門,展品類型等諸多因素,大小展館上千座。

老者從人群中穿行,卻無一人察覺其蹤跡。

很快,他站在“祖木”半腰處靜靜眺望。

“唔……又是合眾之木?加上他的造化,不會也動了那個心思吧?”

統合天下草木精靈,形成與昆族相類的另一個泛屬性大族。

這是許多有識之士的想法與計劃。

所謂妖族,不就是幾位強大的神獸證道者強行捏糅起來嗎?

目前的妖族更多集聚於禽獸兩脈。走獸較多,飛禽略少。昆蟲、水中精怪、木精石怪皆不包含在內。

水中精怪多拜龍族,昆蟲自有“昆神”進化之路。唯有草木山石之精,屬於目前無人染指的領域。

可以預見,如果有存在將草木一脈糅合為一個“大族”,便具備與霸主種族爭鋒的能力。

“我這後代還挺有眼光的。比那小子也不差多少了。”

風宣靜滿意一笑,繼續觀覽四洲展品。

他們一脈本就是通天洲出身,不僅東萊,其他三洲也與他們大有淵源。

自通天文明建立,到四洲分家。“通天風氏”經常派遣族人回來幫襯。風宣靜年輕時,亦曾回歸通天洲歷練。看著三洲之民展現的各種技術成果,他與有榮焉。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北洲展品多與妖族有關。人族展品很少,且風格多與東萊伏家類似。

“妖族。”

老者目中閃過精芒。他從天胥神州趕來,路上可不僅僅是趕路那麽簡單。

四洲情報早已盡知,還幫忙解決了一些麻煩的隱患。

自然,他清楚西洲聖皇的行動用意。這背後除了那些“保守派”外,更多是他家在發力,以報復妖族屠北洲人族之仇。

聖皇沒有“風姓”,但論血緣親近,還真是他們“通天風氏”的旁系。只是在親緣程度,比不上扶風六家。

細究起來,是兩萬年前的一位族內前輩留在西洲的血脈。那位前輩在西洲生育百子,建立百國聯盟。隨著時代變遷,那些國度或衰或滅。聖皇和其諸多妃嬪俱是百國之後。

“說來,我族流散四洲的諸多族裔,只剩東西二洲可尋一些蹤跡了。”

北洲人族大衰,眼下人族城池都還是伏宣和夫婦過去後搭建的。南洲更別提,就看四萬年間的惡心勾當。縱然還有一二人流淌“通天風氏”血脈,風宣靜也不會承認。

跌份,汙名,這種玷汙人祖之血的垃圾。伏衡華那小子竟沒有全數毀滅,真不愧是修煉造化道的慈悲修士。

風宣靜一邊想,一邊往一座人群圍觀的展館走去。

“逐古館。”

他心中一動,加快腳步穿過人群。

只見一塊匾額寫道:“逐古尋舊,已明今朝,敬待來日。”

下面有一行行小字,講逐古人一脈的理念。

逐古,不是固守陳舊之物,不做變通。而是在舊物基礎上進行出新。

“推陳出新。只有在傳承舊有的基礎上才能精進創新。”風宣靜對這一理念十分滿意。

很多人借口“創新”,其實是舊有傳承沒有完全學會,或者學了一個七八成。如果在行家眼裏,自己那點成果自然不像樣。可如果自己弄出一點“花樣”,搬出“創新”的名義。原本那些行家也不好意思對不了解的東西多做評價。

風宣靜閱歷萬載,見多了修真文明如“狗熊掰棒子”似得走一路丟一路。等到最後一個文明時,前幾個文明延續發展的東西,差不多忘幹凈。明明有數個紀元的積累,可到頭來卻如一個新生的修真文明。

“東萊有智者啊。”

只要逐古人能按照其理念走下去。確保當今的東萊文明把前幾個文明的精華全部融會貫通。東萊有望成為下一個不朽文明。風宣靜這一脈已經離開的族人,亦會與有榮焉。

走入逐古館,裏面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六個展廳。第一個展廳講述通天之民起源。在大廳入口處,一座巨大恢宏的壁畫映入眼簾。

“這是講述先民自大地誕生的那一幕。”風宣靜看著壁畫上的那些先民,臉上帶著幾分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