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心慈手軟伏衡華

大哥在此?

伏桐君臉色微變。

可看到劍魔老者變化而來的樹木,她心中一動,露出笑臉。

“你這是誆我呢!”

她踱步走到桃樹跟前,輕拍粗糙樹幹道:“倘若大哥在此,你敢用此等邪術?”

“邪術?你哪只眼看我用邪術了?”

見對方不聽勸,不雙手捧起自己好不容易施舍的一點點善意提醒,竟然還懷疑自己。伏衡華心中再度給伏桐君記上一筆。

待會兒,定要讓大哥狠狠下手。

五十鞭,不,一百鞭!

“哼——你當我看不出這桃樹的門道?”

伏桐君不屑道:“你是打算摘果實煉金丹啊,還是用花蕾做靈茶啊?”

衡華屋裏那些書,她又不是沒看過。

《神州異志》寫得明明白白,“化人為樹”是神州古修士的邪道秘法。榨取樹人締結的果實而求慕長生。後來那邪修未能逃過滅邪之戰清算,此法已被禁絕。

衡華哂然道:“我這道法勘悟天地之本秘,與那等邪術有何幹系?你這見識,回頭別說是我妹妹。”

“本來就不是妹妹,是姐姐。”

伏桐君回了一句嘴,仔細打量伏衡華變化的“桃樹”。

別說,這樹雖是魔修所化,但的確透著一股奇異的靈力,不似邪魔之流,倒像是一棵天生地養的靈根古樹。

衡華自得道:“信不信,我去東萊金榜走一遭,也不怕金榜探查懲戒。”

的確,靈感來自《神州異志》。

但伏衡華的施法原理和步驟,與古修邪術毫無關系——雖然他的確會那門“壽考養桃術”。

衡華的“化樹之法”脫胎於菩提道人的木仙道。

菩提修煉的那部天書,以樹木的方式闡述造化,理解天地萬物:天地仿如一顆不斷歷經“四季輪回”的巨木。山河是巨樹上的枝丫、樹葉,蕓蕓眾生是樹幹棲身的微生物,或者說是樹幹內部的細胞。

從這個角度理解,天地便是一棵世界樹。

那麽世間萬物作為“世界樹”的一部分,自然可以人人化樹。

而這也是木仙道的立意所在。

若天地為一樹,木精樹王豈非便是最貼合天地的氣運主角?

木仙一脈的大興,便需牢牢把握這一理論。

……

“我這道法看似是‘變化為樹’,實則是轉化為一種更貼合天地本源的造化之體。”

衡華輕拍桃樹,感應裏面掙紮的魔魂,又笑道:“你若誠心悔過,好生反省自身,隨我道修持道果。日後自有得道一日。”

怎奈劍魔老者一心行走劍魔之道,魔性深重,自不會理解伏衡華這一片“善意”。

“聽你這意思,若日後開壇講道,還打算把這種道體推廣,讓天下人都變成樹?”

“別別別,我可是正經的良善人。雖然領悟‘天地為一樹’的道理,可也沒動‘人人為樹’的心思,這話,你別亂說。什麽人人化龍啊,人人羽鳳啊,人人飛仙啊,人人成魔啊……以己道壓眾生,強令眾生順從自身,未免過於強勢。”

衡華非但不喜歡“人人皆入道”,還極力推動金丹精英理論。

那些低档次的金丹修士,根本不需要。

無法丹成一品,留著幹啥?

伏桐君回想伏衡華創造“道鼎之術”,為天下有毅力求道者開辟一條大道坦途,不免有所領悟。

衡華瞧不起不奮鬥的人。

智慧、毅力好歹要有一條。

他劃定金丹門卡,定下入道與歸凡兩類。

在他們來南洲之前,延龍東域的幾個小國已經開始推行。

修真百藝,條條可以入道。

在築基之後,只要腳踏實地修煉“道鼎術”,總有問鼎一品金丹的時日。

可如果沒有道心,不願艱苦修道,只貪圖享樂。那又何必締結一品金丹?百藝娛樂,紅塵自在,幹嘛要走上一條坎坷道路受苦?

“你哥哥我理想中的修真界,是一種大智慧、大毅力之輩走出自己的道路,然後彼此大道碰撞,繼而走出證聖之路。”

龍道也好,鳳道也罷,將天地視作一樹、一珠。

都是大神通者自己的想法。

彼此尊重理解,幹嘛非要用自己的道統治一切,君臨萬道?

……

“行了,你就別研究我了。我留著這廝魔魂,將他點化為樹、只是作為一道刑罰進行懲處,將其感化歸道,繼而贖罪行善。延龍北域的五行山中不就有類似的手段?當不得事,大哥豈會因此而罰我?倒是你——”

魔人戰場遍地白骨。細小的螢蟲在骸骨間攀爬,吸食骨髓中的精華,直至骸骨化為骨粉,徹底消失。最終留在戰場上的,只剩鎧甲、戰車這類鋼鐵之物。

“此等手段兇惡非常,非我仙家所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