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太清峰下煉陰陽(第2/5頁)

伏丹歌在師尊王瑜帶領下,也來太清峰聽講。他望向八卦台一側,伏玄戈與伏白唐坐在那裏凝神靜氣,沒有任何動作。

咦?難道不是他們嗎?

突然,王瑜抓緊他的衣袖,低聲問:“你叔祖渡劫了?”

“啊?”

伏丹歌一臉懵逼:“您指的劫數是?”

“當然是三災劫數。他要是沒有渡劫,怎麽會有這等異象相隨?”

“這……這不是叔祖他以道法彰顯的?”

王瑜默默搖頭。

是不是道法幻化,他還能分不出來?

這分明是道行觸及一定境界,所自發引來的天地氣象。

王鶴、單靈慶也是暗暗心驚,他們聽說過伏衡華的張揚,也做好伏衡華鼓搗“異象”的心理準備。

但是——

“造化自成,天象隨心。這廝的造化道果怕是快要凝聚了。”

“好好,這樣一來更有把握祭煉‘五彩石’,可助我派封印地淵。”

……

“余自東萊神州而來,受赤淵道派相邀,共參天書奧妙。今日講大赤道果、地煞法術、東萊雜學。”

東萊雜學?

那是什麽?

單靈慶心中嘀咕,事前沒有聽聞啊?

再度敲響金鐘後,衡華緩緩開口:“道靜之初,虛氣郁勃,成一為太極,化二為兩儀。夫陰陽之始,清濁兩判,故有天地之別。”

這是闡述天地開辟的過程,配合九天十地的大結構,赤淵高層都能聽得明白。

鐘聲回響,元氣盈動,在伏衡華頭頂浮現一方世界演化之虛相。

東方長雲等人震撼地觀望九天十地成型。

等等,我們所在的世界是一個球體?

大地分為九層?

還有那個地心世界……

赤淵底層修士議論紛紛,而單靈慶等人卻波瀾不驚。有真仙坐鎮,他們自然了解九天十地的本質。甚至自信比伏衡華知道的更多。

隨後,伏衡華講道:“大赤之神,先天地生。乃一炁真,道始而化。”

大赤天尊是什麽?

是一尊高於天地,存於天地之前,體現道之規律的存在。秉自大赤真炁而成,先天地而不朽。

而這也是證道的本質。

跳出天地外,不在五行三界間,方是證道。

衡華點出這一關鍵,王鶴暗暗點頭。

雖然此子的太清之法與我派格格不入。但對“大赤天尊”的理解卻是相同。

山為天地萬象之一。

唯有以山為橋,走出天地才可證道“道神”。

他低聲對門下道:“昔年祖神在山中悟道,一日觀山頂色變,有赤氣盈動,化大赤天境。冥思三日,元神與赤氣相合,遍遊大千太虛,方明大赤之真。”

為什麽初祖要立山法?

是通過山為橋梁,觸及自己在天空看到的“大赤天”。入駐大赤天內,成就“大赤天尊”。

可轉念一想,王鶴琢磨出一絲不對勁,暗暗思量:這小子的太清氣,要凝練一座太清境契合大赤天,成就大赤道果?那麽在證道之前,“太清境”實質上比我們的“赤嶽山”更能溝通大赤天?

“不,沒有山根。開辟太清境也只是無根浮萍,假大空罷了。”

王鶴耐下心思,繼續聽伏衡華描繪大赤道果。

諸多內容,與自家古籍記載大致相同。

“還行。這些東西我們知道,可底下門人並不了解。讓他們聽聽也好。”環視在場內、外門弟子,王鶴默默想著。

東方長雲、楊丹等人聽講所謂“大赤道果”,楊丹因為紅龍峰教導緣故,尚能明白幾分。可對東方長雲這類外門弟子,什麽高大上的道神、道果,那玩意有什麽用?實際修行道法呢?

他急得抓耳撓腮。

許多外門弟子與他一般,聽著那些玄之又玄的東西,逐漸有些坐不住了。不少人更暗暗後悔,自己白白來此浪費時間。若非擔心兩位劫仙在側,他們都打算離開。

約莫半個時辰後,伏衡華話鋒一轉,開始講解修行之法。

從煉氣第一層開始,自觀想“赤神”到開辟“心山”。每一步驟細致嚴謹,不僅糅合赤淵心法,也有東萊修士多年來為伏衡華提供的資料信息。

聽著那些由諸多數據資料總結而來的煉氣心法,單靈慶會心一笑:“不愧是同行,看來也是幹了不少實證的活啊。”

唯有大量的經脈數據,修士運功資料,才能計算出這麽一篇極具框架特色的公式。

沒錯,伏衡華傳授眾人的,並非專屬於他個人版本的《大赤書》。而是一套推演大赤功法的資料公式。將自身經脈尺寸,根骨命格等數據化,並套用於伏衡華的“大赤書總綱”,就可以得到屬於自己的大赤書心法。

這樣的功法契合度,可比拿著一篇現成道法高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