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紛紛擾擾人心險

仙人?

赤淵仙人還能不了解這事?

衡華對此不置可否,很快就尋了一個借口,將魔典再度合上。

以五彩石封堵地淵的方案已經有了,接下來是計劃所需五彩石總量,勘測地淵深度。

而這些事,伏衡華便不打算插手了。

既然地淵在諸位前輩口中都如此兇險,那不妨先讓地頭蛇打頭陣,他在後面等消息吧。

於是接下來兩日,伏衡華耐心在曉書峰看書。

以他如今即將步入“神智”的慧心天賦,兩日時間就把一整個石洞的庫藏背誦完畢,諸多道法了然於心。“五行山法”上又再度撰寫諸多來自南洲的五行道術。

從曉書峰回到住所,見伏玄戈正拿戒指與伏伯趙交流。

他神情凝重,時而點頭,時而搖頭。

“怎麽,天羽山那邊有事?”

衡華跨門進來。

投影中的伏伯趙沉聲道:“是那幾個世家又來找事。據說有宗門勢力插手。”

當初王家、洪家被伏衡華嚇退,如今在東海效力的族人得閑歸來,兩家又開始蠢蠢欲動。而天羽山伏家因在東海戰事中,以伏衡華的“符道繃帶技術”提供大量物資,從赤淵道派處屢得好處。如此行徑自然讓其他世家眼熱,於是便有王、洪兩家聯手其他幾個姻親家族,湊成五家共赴天羽山,妄圖以大勢威逼伏家交出秘方、技術。

衡華聽罷,嘴角冷笑不止。

伏玄戈道:“昨兒個我得知消息,便跟赤淵道派打過招呼。正巧他們的人要去天羽山收徒丹歌、白唐他們。我打算讓赤淵道派出面調停。”

衡華搖頭:“那幾家背後都有赤淵道派的人撐腰。堂哥,你難道沒看出來嗎?這偌大赤淵看似上下齊心。但這是對外,而對內的話……”

他的目光跳過大門,幽幽望著赤嶽山脈中的千百靈峰。

南閆福州“大道法相”不昌,修士更偏愛“元珠護道”。但赤淵道派作為東萊渡海而來的宗門,依舊保留東萊傳承。

在那諸多靈峰之上,隱約能看到一種種大道靈光。那是開悟大道的宗師、劫仙道場。

“這幾日我旁觀赤淵氣象,發現赤淵內部並不僅僅崇尚一種‘道神’。”

來自開派祖師的“大赤天尊”,來自二代祖師的“嶽神”,來自三代祖師的“青宗帝”,來自五代祖師的“火師”,以及諸多劫仙、宗師自己研究的道體、道神。

“赤淵一脈以山為歷法,勘山之法是他們的工具,並非道果。”伏玄戈這幾日,也有所領悟。

這是和東萊各派截然不同的主張與做派。

其結果就是赤淵門下山頭林立。

楊岱這樣修持《赤嶽籍》,行走在赤神道路上的後輩有之。

蔔玄明明是他師尊,卻更偏向於二代傳承的嶽神。

溫榮與蔔玄同出一脈,卻更喜歡“火師之路”。

伏伯趙聽二人講述,表情奇怪地問:“這種方式培養門下,假如未來有一後輩得道。大道靈韻貫穿古今,能將歷代祖師復活嗎?”

“只能復活本脈的祖師。所以赤淵派與其說是一個宗門,倒不如說是諸多宗門的聯盟?”伏衡華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傳承模式。就連玄微派、天乙宗之間的關系,都比他們貼近。

“山盟。以山為核心,各脈共同修訂一套行之有效的修行體系。並在這個體系基礎之上,走出屬於各自道脈的道果。”伏玄戈沉思道,“如此一來,各脈彼此之間存在利益爭鬥——你認為,赤淵派人去天羽山收徒,反而會惹來別的麻煩?”

“旁的不說,就咱們家那三個小子。他們拜入赤淵道派後,也會被不同道脈收走教導。這被哪個道脈帶走,怕就是一場爭執了。”

伏衡華無奈苦笑:“說句自負的話,咱們伏家的天賦擺在這裏。如今第一次有族人加入赤淵,那些人能不花心思拉攏嗎?”

慧心,貼合傳功演道,方便各道脈推演道法,研究屬於自己的“大道法相”。縱然伏丹歌三人沒有展現“慧心”天賦,他們的後代呢?

當伏家決議把族人送來赤淵道派,就已經卷入赤淵各道脈間的內鬥。

“咱們在東萊時,未曾料想赤淵局勢如此微妙。家裏長輩還尋思,可能三個族人,只有一二人被赤淵接納。但現在看——我懷疑赤淵調停,特意把伏家安頓在天羽山背後,恐怕也有陰謀啊。”

不是對伏家有惡意,而是通過這一件事將伏家遷移到赤淵歸屬之下,方便赤淵道派盯著伏家,從而收割未來出現的“慧心天才”。

伏伯趙表情逐漸凝重。

如果真如伏衡華所言,那麽這次五大家族合力威逼伏家背後,可能就有赤淵派一些道脈勢力的推手。

是賣好?還是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