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瘟疫橫行

以前庭淵覺得伯景郁若是帶孩子,肯定是很有耐心,並且很溫柔。

現在看來,他不是溫柔那一類的,而是嚴厲這一類。

對於所有的小孩來說,家裏的大人很嚴格,心中必然是會為此而害怕的。

伯景郁堅持認為孩子應該從小就好好教育,從小就培養起來,與庭淵說:“玉不琢不成器,就算這孩子是一塊天然的璞玉,也該精心雕琢。”

那人說:“三把,一把在我身上,一把在廚娘身上,還有一把在老爺那裏。”

“那把鑰匙是長期由宋詩文保管的對嗎?”庭淵問。

管家點頭:“對,有時候夫人他們要配合著知府夫人出城布施,參加活動,幫農,看望繡娘什麽的,公子姑娘若是下學回來沒有鑰匙開門,就去前衙找老爺拿。”

驚風覺得有些奇怪:“你們都不留人看門的嗎?”

管事的說:“家中一共九個仆人,照顧十口人,各自有各自的分工,沒有家仆,所以沒人看門都是直接鎖門。”

宋夫人也點了點頭。

庭淵問廚娘:“當日/你是最先回來的,家中的門上鎖了嗎?”

廚娘搖頭:“沒上鎖,但我記得走的時候明明是上鎖了的。但鑰匙不止我一個人有,我想著可能是老爺回來取東西,或者公子姑娘提前回來找老爺拿了鑰匙,就沒多心,誰料進了院子路過前院看到老爺和韶音倒在血泊中。”

庭淵問江迷山:“你們可曾在案發現場發現鑰匙?”

眾人紛紛搖頭。

注意力全都被兩個人死亡所吸引,恐慌,悲傷,這誰能夠在那種時候記起來鑰匙不鑰匙的事情。

庭淵問:“那你們收拾東西,屍檢,或是後來,可曾發現鑰匙的蹤跡?”

眾人再次搖頭。

宋夫人問庭淵:“大人,這鑰匙很重要嗎?”

“或許能夠成為破局的關鍵。”

這並不是庭淵信口開河,確實可能會成為破案的關鍵。

庭淵轉而問掌管鑰匙的管家和廚娘:“當日/你們的鑰匙可都在自己的身上?”

“在。”男人在前面走著,聽到身後傳來喊聲,回頭看了一眼。

見二人是他剛才在茶樓歇腳吃東西時旁邊的食客,並未停下腳步,反而加快了些許,想要甩掉二人。

伯景郁個高腿長,幾步就追上了他,“大哥,留步。”

男人道:“你別問我,就當作什麽都沒聽過。”

伯景郁:“大哥是在顧慮什麽?”

隨即又說:“大哥不必有顧慮,我們之間的談話,僅限於你我他三人知曉。”

庭淵也在這時到了男人身邊。

“是啊大哥,不必有太多的顧慮。”

“二位給我透個底吧,你們是官府的人嗎?”

伯景郁點了個頭:“我們可以移步人少的地方,聊上一聊。”

男人想了想,點頭同意下來。

三人站在一處屋檐下,周邊並沒有其他的人,路過的人也幾乎沒有。

伯景郁:“大哥方才在茶樓裏說,東州的官府懶得管事情,我想知道原因。”

男人說:“我家世代居於東州,女君還沒統一各州時我家就已經住在那片土地上了,祖祖輩輩對東州有著很特殊的情感,如果不是真的生存不下去,我們不可能離開祖地。”

庭淵和伯景郁紛紛表示理解。

落葉歸根,都是這麽個理。

他道:“東州的台風暴雨氣候極端算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從勝國建立開始,就一直說要幫助東州解決生存問題,我們東州人一直都很信任朝廷,一直希望生存問題有一天真的能夠解決,而不是連穩定的居所都沒有。”

“朝廷派來東州的官員,面對東州各處的災害,並不怎麽管理,甚至不願意管理,原因我雖不是朝廷官員肚子裏的蛔蟲,卻也能猜出來,東州的問題太多,若每個官員真的要每件事都管,一年到頭基本不可能有賦閑的時間。”

庭淵:“也就是說,因為問題太多,所以這些官員才不願意著手解決問題。”

男人點了點頭:“這在我們東州不算是什麽秘密,大家都知道,朝廷很敷衍,從來不會幫助受災的難民建立房屋,不會組織難民前往避難所避難,更不會保證居民能夠有足夠的糧食、衣物、藥物,以此來面對東州極端氣候所造成的災難,這麽多年大家都是靠自己。”

“那怎麽沒有人上報這件事?”庭淵問。

按說東州到京州並不算太遠,完全可以去京州告狀。

男人看了庭淵一眼,隨後無奈搖頭:“要去京州得要路費,得要盤纏,民告官基本是投告無門,何況大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今天暴雨把房子吹沒了,明天把圈養的牲畜弄跑了,一大堆的事情,還要面臨疫病,若真是舉家逃離,都已經逃離那個地方了,都是抓緊時間安置下來,過幾天好日子,哪還有精力去管從前那些遭受過的苦難和現在正在遭受苦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