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後記

首先感謝可以看到這裏,陪我到最後的老婆們,愛死你們啦嗚嗚嗚。

這是我的第一本小說,從高中起就有著一個構想,後來我把這個念頭變成了現實。

起初只是一些單純的剪影而已,一個個碎片樣的人組成了光怪陸離的夢,每次醒來都要想很久很久。

時間久了,我越來越覺得,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我想給他們一個生活的世界。

於是,我首先構築了世界觀。

其實想了很多。

舍一人可救天下,此人在未來注定導致災難,明知這種辦法損失最小,可以救更多的人,你會去選擇讓他死麽?

無論是出於對家人還是對後代,還有對投胎轉世後的自己,蒼生的選擇都是讓他死。可是,倘若此人與你有關呢?他是你的愛人,親人,朋友,恩人呢?如果他就是你呢?你的選擇又是什麽?

所以,世人審判萬子歸宗,我寫了一片純黑的海。諷刺的是,楚層雲/伊燁迫於世人的目光,也選擇了讓姬子諾死,只有姬水月,身為親人會無條件地信任他,讓他活下去。

還有就是“清心”與戾氣的問題。

“清心”的設定,類似於一種新興的,對人類有益的技術,它實在帶來了太多便利,衍生的產品也越來越多,被神化後,出現了謠言和爭議。

試問哪一種技術沒有弊端呢?開發者在最初就告訴過人們,可人們因為它最開始表現出的巨大誘惑,而去忽視風險,到後來需要付出代價的時候,或者是知道自己會付出代價的時候,又去責難開發者。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清心”就像石油,戾氣就像是二氧化碳。

燃燒石油,產生動能驅動汽車,運用到各行各業,使科技進步,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可後來人們發現了它大量使用,會使二氧化碳增多,帶來全球變暖。

明知會全球變暖,給人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想大家還是會選擇讓它帶動科技。重要的是去再開發新的技術,取代石油,緩解目前的情況,而不是知道它的不好,就徹底廢除。

在我寫的世界裏,世人被恐懼蒙蔽了雙眼,就連主角也是在後面才明白過來,到底錯在了哪裏。

最後就是,假如你可以看見未來,可以改變這一切,即使會付出代價,或者讓未來變得更糟,你會去選擇改變嗎?

我想,對於我來說,我寧願去爭一口氣,哪怕更糟糕了,我至少為之努力過,也不打算後悔。所以我給風澈開了個金手指,讓他可以看見那些未來,雖然過程坎坷,但是我還是希望結局圓滿,他能得償所願,真正解決了戾氣的問題。

然後就是人物的設定。

說起來奇怪,我最先想到的不是風澈,也不是姜臨,是姬子諾這個人。

他有最理想主義的色彩,絕對的純善,也實在一意孤行。出身在那樣的家族,他可以稱得上是傻。

他這一生,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悲劇。

一道蔔算,只看見了結果,卻為了世人的命運,將他置於裁院審判。他沒有錯,從頭到尾都沒有錯,偏偏是被犧牲的那一個。

臨死之前,他在想什麽呢?風澈與他處於共存狀態時,他猜到了多少呢?

我起初想要讓他恨,甚至想讓他去討回公道,可是那樣善良的人,身上帶著的已經不是人性,而是神性了。他悲憫蒼生,割肉飼鷹,理想破滅的時候,意識到自己已經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所以他有兩次自毀的行為,一次是姬之遒來救他時,他拒絕逃走;另一次是再次復活後,將一切交給風澈,後來任由戾氣吞噬了他的理智。

他想快點結束,他只求一個解脫。

他這一去,代表著理想主義的覆滅,而後面,我想表達的是,建立要在現實的基礎上來實現理想,所以我創作了主角風澈。

風澈是在無盡的愛中長大的孩子,我希望他叛逆,樂觀,堅強,希望他去改變一切,撥亂反正。他的性格需要一個成因,但是因為靈魂相同,他至少要帶著一點姬子諾的影子,所以,我讓他絕對的善良。

至於他的身世,我圍繞他設定了很多人。

首先就是父親風行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是他的批命,他身上背負了太多天下命運,想要為世人考慮而去改命,可是他不想去承擔殺了一個人的罪責,也不信任出身罪惡的姬家的姬子諾是善良的,才讓世人審判。

他這一改命,出現了三個變數。

第一個變數是姬水月,從善良變得心裏只剩下仇恨,加速了毀滅提前。

第二個變數,姬家沒能回歸,和姜家聯姻破滅,姜臨命途多舛的一生。(這個等會兒再說)

第三個變數是風澈,他本只有一個孩子的緣分,可後來姬子諾輪回轉世,到了風家。風澈出生後,他不知道這是姬子諾的轉世,一度認為是自己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