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災難降臨

開荒事業有序展開,將王國的改革浪潮推向了高潮,輿論沸騰,政府各部均出台了改革措施。

與之相伴的是壓力!

負責改革的幾位大臣,除了哈德遜依舊該吃吃,該喝喝外,另外幾位都快要愁白了頭。

哪怕只是整頓吏治,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地方上的貴族領主不配合,將改革局限在了王城之內。

即便是遇上這麽多困難,阿爾法王國仍然是眾多正經歷改革國家羨慕的對象。

困難再大,改革的步伐終歸還是向前推進了。不像他們這些苦逼,改革前國內都是支持者,改革開啟後遍地都是反對者。

送走了過來學習經驗的外國使臣,凱撒四世也是哭笑不得。自家的事情就夠令人愁的了,沒有想到還有那麽多更慘的倒黴蛋。

王國改革進展到現在,莫說是爭取地方實權派的全力支持,就連王室內部都出現了大量的反對者。

支持改革的貴族,基本上都集中在一窮二白的王國新增行省,純粹是在慷他人之慨。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在一片反對聲中,改革大業還在緩慢前進。

“陛下,情況有些不妙!

試點區域內,本季度的征稅情況遠不及預期,收到的稅款甚至不足此前的三分之二。

移交征稅權的貴族領主,明面上是配合了我們,但他們的對外交易一律以送禮為名,導致大量的稅款白白流失。”

弗蘭西斯伯爵一臉郁悶的說道。

最糟糕的局面,終歸還是出現了。難怪之前大家那麽配合,原來是早有預謀。

阿爾法王國自由民少的可憐,參與市場交易的主體就是各地的貴族領主。這些人找到了避稅之法,稅收自然收不上來。

偏偏王國政府還不能說什麽,人家在按規則辦事,誰也不能禁止人情往來啊!

大宗商品交易全部避稅,零星商品交易產生的稅收,那才幾個錢!

這一刻,眾人才發現古老的包稅制度,不光是在維護貴族利益,更是在維護王國政府的利益。

不管包稅制度多落後,終歸能夠把稅收起來,王國政府親自下場,連最基礎的稅款也收不齊。

當然,也不是沒有好處。王國政府統一征收稅款後,數不清的過境稅沒了,大大促進了王國工商業的發展。

工商業的發展,還是給王國政府帶來了新的增量,但這些產業增量是長期性的,財政上不可能立竿見影。

理論上來說,只要堅持下去,等國內的產業發展起來,靠做大的蛋糕一樣能夠彌補稅務窟窿。

畢竟,現在大家少交的只是大宗商品交易稅,其他稅收還保留了下來。

現在的影響大,主要是交易的大宗商品太過單一,一共就那麽幾樣。

從事這些買賣的商人,也是貴族推出來的馬甲,才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串聯。

當商品經濟發展起來,糧食等大宗商品的交易,所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小,影響就不大了。

問題在於王國政府沒有那麽多的時間!

現在只是在王都周邊進行試點,稅收就銳減了三分之一,要是推廣到全國還得了?

要知道王都的經濟發展稅收,可是全王國最高的,相應的稅收種類也是最多的。

一些偏遠地區,除了糧食交易稅和食鹽交易稅外,其他的稅收微乎其微。

因為經濟太過落後,當地的購買力有限,哪怕是魔法藥劑、魔晶石、魔法裝備……也沒有市場。

“現在的局面,你們可有對策?”

凱撒四世關心的問道。

坦率的說,這次試點就是一個悲劇。從選定地方開始,他就沒清閑過。每天都有大量的貴族過來訴苦,搞得凱撒四世只能閉門謝客。

頂著壓力,強行推動了改革,結果開局就遇上了一個大麻煩。

王國政府發起改革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稅收銳減明顯是背道而馳,哪怕只是短時間的下滑也不行。

“陛下,這種陣痛是不可避免的!

熟人交易市場,避稅方式非常多。以互贈禮物為借口,只是其中之一。

如果需要的話,他們還可以在明面上一個交易價格,暗地裏一個交易價格。

理論上來說,一百噸糧食賣一個銅板,那也是人家的自由。

就算更改征稅模式為:實物征收,他們也能夠想到更好的避稅方法。

參考法蘭克帝國和伊利比亞王國,完成稅制改革後,他們納稅主體都變成了自由民,而不是貴族領主。

王國的自由民占比太低,能夠創造的財富有限,可以征收的稅款就更少了!”

宰相德爾加多侯爵神色凝重的回答道。

在研究南大陸各國經濟時,他無意中發現南大陸幾個經濟發達的國家,無一例外都是自由民占比較高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