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亂世序幕

紛紛擾擾的輿論,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戰場還在貴族議會上。

《凱撒六條》中的改革,涉及到了王國政治體系變革,不是中央政府說改就能夠改的。

出台政策,從來都不是關鍵。能不能發揮作用,主要還是看具體執行。

沒有地方實權派貴族的支持,這些改革條款,就是一紙空文。

在這種背景下,新政出台首先要搞定的就是各省總督、各地郡守,這些人才是保障政策落實的關鍵。

毫無疑問,這次改革損害了大家的利益。正常情況下,想要在貴族議會獲得通過的概率幾乎為零。

不過現在明顯是非正常時期,各地的的總督郡守大都在教皇國發財,根本就不可能立即返回國內參加會議。

國內的貴族議員不齊,卻也滿足了召開貴族議會的最低條件。

為了確保條款在議會中通過,改革派也沒有閑著,不斷發起輿論攻勢,爭取年輕貴族們的支持。

哈德遜才剛抵達王都,就感受到了改革的氣息。

無數意氣奮發的貴N代們,爭先為改革奔走。一些年輕的貴族子弟,甚至在商量著代自家長輩去議會投支持票。

王國貴族議會沒有代替投票的習慣,但也沒有明文規定禁止。

參考王國特別法案,在貴族因特殊原因缺席的情況下,可以由繼承人代為行使權力和履行義務。

原本這一條是為軍事義務準備的,現在被改革派進行擴大化解讀,延伸到了貴族議會。

見到這一幕,對改革持懷疑態度的哈德遜,也變得重視起來。

如果改革派,一直保持這種政治鬥爭水平,沒準還真能夠取得成功。

把各大家族的後輩拉入改革派,相當於變相的政治綁架。

要在政治上打倒改革派,就要先打倒自家的崽兒,任誰也要三思而後行。

……

“元帥,大勢已成,就差您出來……”

不等德爾加多侯爵把話說完,哈德遜就揮手打斷道:

“宰相,術業有專攻。

作為一名軍人,上戰場殺敵還行,內政改革實在是不擅長。

王國的具體改革,還是要你們來牽頭,我最多只能從旁協助!”

改革派造勢非常成功,比大陸上正在改革的各國,做得都要出色。

只不過這只是開局,後續局勢會怎麽發展,哈德遜的心裏依舊沒底。

年輕貴族是改革的主力軍,這些人最能夠沖破傳統束縛不假,但他們沒有掌權啊!

現在能夠把聲勢造起來,壓得王國保守派喘不過氣來,主要還是依仗了他們父輩的威勢。

一旦各地實權派貴族回歸,這種狐假虎威的玩法,就進行不下去了。

除了少數年輕貴族是真心希望改革成功外,大部分都是追隨潮流,頂多也就思想上傾向於支持改革。

想要他們為改革拋頭顱、灑熱血,那就為難人了。

目前公開支持改革派的實權派,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央政府,地方上只有哈德遜一根獨苗。

有幾家新興大貴族,被改革派說動了,但這些家夥沒膽子當出頭鳥。

德爾加多宰相鼓動哈德遜往前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借助他的名頭,吸引地方上的大貴族加入改革派。

理論上來說,只要哈德遜的立場足夠堅定,近東七省和北疆七省的貴族,大部分都能夠把拉過來。

王國一共45個行省(含王後嫁妝),一次性獲得十四個行省的支持,再加上王室和中央政府直轄區,改革派只要再努努力,很快就能夠獲得壓倒性優勢。

後續新增行省,大概率也是支持改革的。

屁股決定腦袋,政府沒錢的話,國防安全也很難得到保障。

看起來,改革派的局勢是一片大好。

然而現實恰恰相反,決定阿爾法王國命運的還是原來的二十五個老牌行省,新增各省只能說比樣子貨好一點。

潛力始終只是潛力,在發展起來前,什麽都不是。

以近東七省為例,全部綁在一起,經濟上還趕不上一個東南行省。

許多新增行省,除了面積和潛力夠一個行省的規格外,剩下的都差老遠了。

當然,這些新興行省也不是沒有優勢。一片空白好作畫,方便進行政治改革。

以《凱撒六條》為例,看似觸及了不少貴族的利益,但這和新興行省的貴族沒有關系。

無論是“廢除過境稅”,還是“取消包稅制度”,人家本來就沒有啊!

這是哈德遜開的頭,為了促進近東的發展,帶頭把過境稅降低到了一銅幣。

接著又遊說各地貴族,一起降低過境稅。

因為稅率太低的緣故,很多貴族領主都懶得派人收。

過境稅沒了,其他稅種更不用說。